初中八年級物理下冊期中測試卷及答案.docx
下載地址
先選擇下載地址,再點擊下載,若為站外鏈接的下載地址,則所需的“提取碼”統一在”資源介紹“的文末!
本地下載資源介紹
-----------------------
期中測試卷
(第六章~第七章)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24分,第Ⅱ卷76分,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本試卷配有針對強化卷,見第15頁
第Ⅰ卷 (選擇題 共24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1.如圖QZ-1所示,關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QZ-1
A.圖甲:魚線對魚竿的拉力使釣魚竿發生形變
B.圖乙:瓶對海綿的壓力使海綿發生形變
C.圖丙:球拍對乒乓球的作用力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方向
D.圖丁:腳用力踢足球時,能使足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下列說法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 m/s
B.舉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約為1 N
C.一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是500 kg
D.一個蘋果約重10 N
3.在“長征組歌”中有這樣的歌詞:“苗嶺秀,旭日升”“雪山低頭迎遠客”。其中“旭日升”和“雪山低頭”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 ( )
A.太陽、雪山 B.地球、雪山
C.地球、紅軍戰士 D.太陽、紅軍戰士
4.如圖QZ-2所示,甲、乙兩個彈簧測力計,所掛物體相同,物體的重力均為100 N。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時,彈簧測力計甲、乙的示數分別為( )
圖QZ-2
A.100 N、200 N B.0 N、100 N
C.100 N、0 N D.100 N、100 N
5.如圖QZ-3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
圖QZ-3
6.如圖QZ-4所示的簡單機械在使用過程中,不能省力的是 ( )
圖QZ-4
7.用如圖QZ-5甲、乙、丙、丁所示的裝置來提升重物G,若摩擦力和動滑輪重都不計,則最費力的是 ( )
圖QZ-5
A.圖甲所示的裝置 B.圖乙所示的裝置
C.圖丙所示的裝置 D.圖丁所示的裝置
8.如圖QZ-6所示的幾種現象中,不是利用慣性的是 ( )
圖QZ-6
9.質量為60 kg的人站在蹺蹺板某一位置時,蹺蹺板處于如圖QZ-7所示的平衡狀態。由此可估測球的質量約為 ( )
圖QZ-7
A.10 kg B.30 kg
C.60 kg D.120 kg
10.某次演練中,直升機懸停于高空,一傘兵(含傘)跳傘后豎直降落,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QZ-8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QZ-8
A.在 0~t1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 t1~t2內,傘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 t2~t3內,傘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D.在 t2~t3內,傘兵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
11.如圖QZ-9所示,小物塊A和彈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彈簧左端固定于豎直墻面,向左移動物塊A并壓縮彈簧至B處,靜止釋放物塊A,此后物塊的運動是 ( )
圖QZ-9
A.一直加速
B.一直勻速
C.先加速后勻速
D.先加速后減速
12.在無風的天氣里,從水平勻速向右飛行的飛機上先后落下三包貨物,若不計空氣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這三包貨物下落過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況應該是圖QZ-10中的 ( )
圖QZ-10
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入下表: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總分
答案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76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3.用手握住重5 N的醬油瓶靜止懸在空中,瓶口豎直向上,此時手的握力為30 N,瓶子受到手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為 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到35 N,則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4.搗臼是以前在農村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具,你的爺爺奶奶可能就用它舂米做過年糕,如圖QZ-11所示。舂米時,腳踩B端,A端上升;抬起腳,A端下落,石槌撞擊蒸熟的米粉,如此反復,可使年糕變得有韌性。若石槌的質量為30 kg,木桿AB長3.6 m,A端離支撐點O的距離為0.9 m,不計木桿AB自重,g取10 N/kg。則該工具的物理模型是 ,要將石槌抬起,作用在B端的力為 N。若另一人幫著一起踩,踩在靠近 (選填“A”“O”或“B”)端的位置最省力。
圖QZ-11
15.公共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用固定在路邊的照相機連續兩次對其拍照,兩次拍照的時間間隔為2 s,車長為12 m,如圖QZ-12所示,由此可知,汽車行駛的平均速度為 m/s。
圖QZ-12
16.車在行駛過程中經常變速,為此,小玲同學設想了一種自動控制裝置,通過車尾紅燈警示隨后車輛,原理如圖QZ-13所示: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連在質量較大、置于光滑導軌的絕緣滑塊上,滑塊上的金屬片與觸點構成開關。圖為車子處于靜止或 時的狀態,則當汽車在 (選填“啟動或加速”或“剎車或減速”)時,由于滑塊具有 ,會使觸點與金屬片接觸,尾燈亮起。
圖QZ-13
17.飛機停在飛機場上,且只受兩個力的作用,這兩個力一定是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點火發射,直沖云霄,奔向遙遠的月球。如圖QZ-14所示,經過多次變軌,探月衛星進入了月球軌道,在變軌過程中,探月衛星的運動狀態是 (選填“變化”或“不變”)的,此時探月衛星受到的是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力。
圖QZ-14
18.質量為50 kg的小宇,在體育課上進行爬桿訓練,則小宇所受的重力為 N。當他沿豎直桿勻速下滑時,桿對手的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 。(g取10 N/kg)
三、作圖題(共7分)
19.(3分)如圖QZ-15所示,一片樹葉正從樹上緩慢飄落,請在圖中畫出此時樹葉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圖QZ-15
圖QZ-16
20.(4分)圖QZ-16中,站在地面上的小華借助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物,請畫出最省力的繞線方法。
四、實驗探究題(共19分)
21.(9分)如圖QZ-17所示是某校八年級(1)班物理實驗小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圖QZ-17
(1)若發現杠桿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也可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調節。此后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是否還要再旋動兩側的平衡螺母?答: (選填“是”或“否”)。
(2)一實驗小組得到的兩組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這兩組數據中,實驗序號為 的數據有誤。經檢查發現是測量動力臂時讀錯了數據,則動力臂的實際值比記錄值 (選填“大”或“小”)。
(3)通過此探究實驗應該得出的結論是: 。
(4)另一實驗小組的同學獲得的數據如下表所示:他們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認為他們的實驗存在的問題是: 。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4 5 5 4
22.(10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QZ-18所示:
圖QZ-18
(1)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 狀態時,我們認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實驗時,小明發現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相等重力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較重的砝碼時,發現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這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這種現象產生,請你對該實驗裝置提出改進意見: 。
(3)有同學認為: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運動速度可能會增大。你認為他的觀點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五、計算題(共20分)
23.(8分)用如圖QZ-19所示的滑輪組提起一個底面積為200 cm2、高為30 cm的圓柱體,圓柱體密度是6×103 kg/m3,動滑輪重、繩重、摩擦都忽略不計,g取10 N/kg。求:
(1)圓柱體的質量。
(2)當F=80 N時,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力。
圖QZ-19
24.(12分)屋檐下有一木質直角三腳架(如圖QZ-20所示),已知AB=3 m,BC =4 m。抓抓貓逮到跑跑鼠后,在A點讓跑跑鼠逃脫,跑跑鼠沿ABC路線以3.5 m/s的平均速度拼命逃竄,抓抓貓選擇AC路線同時開始追趕并恰好在C點再次逮到跑跑鼠。問:
(1)抓抓貓和跑跑鼠誰的平均速度大?
(2)抓抓貓平均速度是多大?
圖QZ-20
期中測試卷
1.D 2.B 3.C 4.D 5.C 6.A 7.B
8.B 9.B 10.D 11.C 12.B
13.5 不變 14.杠桿 100 B 15.6
16.勻速直線運動 剎車或減速 慣性
17.平衡 變化 非平衡 18.500 500 豎直向上
19.如圖所示
20.如圖所示
21.(1)左 左 否 (2)1 小
(3)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4)測量的數據具有特殊性,沒有多次測量(或不同單位的物理量不能直接進行相加等)
22.(1)勻速直線運動
(2)桌面給木塊施加了向左的摩擦力 平衡 用光滑桌面(或將木塊換成小車) (3)錯誤
23.(1)圓柱體的體積:V=Sh=200 cm2×30 cm=6000 cm3=0.006 m3,
因為圓柱體的密度:ρ=6×103 kg/m3,
所以圓柱體的質量:m=ρV=6×103 kg/m3×0.006 m3=36 kg。
(2)由圖可知n=3,F=80 N,所以動滑輪對物體的拉力:F拉=3F=3×80 N=240 N。
圓柱體的重力大小:G=mg=36 kg×10 N/kg=360 N,
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力:F壓=G-F拉=360 N-240 N=120 N。
24.(1)此圖中,AB=3 m,BC=4 m,根據勾股定理可知:AC=√(AB^2+BC^2 )=√("(3" m")" ^2+(4m")" ^2 )=5 m。所以抓抓貓運動的路程是5 m,跑跑鼠運動的路程是3 m+4 m=7 m。因為抓抓貓和跑跑鼠運動的時間相同,所以根據公式v=s/t可知:跑跑鼠的平均速度大。
(2)跑跑鼠運動的時間:t=s_"鼠" /v_"鼠" =(3m+4m)/(3.5m"/" s)=2 s,抓抓貓的平均速度:v=s_AC/t=5m/2s=2.5 m/s。
相關試題試卷推薦
- 初中物理階段綜合檢測(一~八)word版答解析打包共享
-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逆襲卷及其參考答案
- 初中物理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課時練習及部分參考答案
- 沿淮教育聯盟九年級第三次月考物理試題卷.doc
- 2019年九年級畢業暨升學模擬考試(二) 物理試卷含答案
- 初中物理中考真題精練18份word版打包共享
- 初中物理5年中考分類匯編(14~18年19份)word解析版打包免費共享
- 備戰2020九年級物理專題01 聲現象-中考物理《考點微專題》(原卷版).doc
- 初中物理專題復習與壓軸題打包共享word版
- 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沖刺卷(一~四)word版打包分離
- 初中物理教師解題競賽.doc
- 初中物理階段檢測卷及模擬卷 word版(有答案)打包共享.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