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學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重力:重力的來源是地球的引力。
2. 彈力:物體在發生彈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力。
3. 力的圖示:用圖表示力的三要素。
4. 力的測量:測力計是用來測量力的儀器。
5. 力的合成:兩個力的合力可以用勾股定理來求解。
6. 力的平衡: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
7.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8. 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此外,還包括壓強和液體壓強,浮力,固體、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的計算等。
以上是初中物理力學部分的主要內容,具體涉及到力的分類、二力平衡條件、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動量定理、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及常見物體的重力等。具體的學習還需要根據教材和考試要求進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例題:小明在滑冰時,發現冰面上有裂紋,他決定給冰面澆水,等水干了之后,他發現冰面又堅硬起來。請你解釋這個現象。
分析:冰面變硬是因為澆上水之后,水在冰面上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降低了冰面之間的摩擦力,使得冰面更容易滑動。當水干了之后,冰面上的水分被蒸發掉,摩擦力重新增大,使得冰面變硬。
答案要點:
1. 水在冰面上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
2. 水的存在降低了冰面之間的摩擦力;
3. 水分蒸發后,摩擦力重新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