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光學趣味物理實驗有以下幾個:
1. 瓶吞雞蛋:用玻璃杯倒上一些酒精,點燃后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用雞蛋蓋住,把燒杯放在一塊濕毛巾上。過一會兒,濕毛巾變干,雞蛋“住”在玻璃杯里。實驗分析:這個實驗運用了石灰水可以加速酒精燃燒,而濕毛巾上的水分又可以吸收一部分熱量,使瓶內溫度降低,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燒杯內的空氣體積膨脹,由于雞蛋堵住瓶口,氣體無法排出,便把雞蛋“吞”進瓶內。
2. 紙鍋燒水:用一張紙折成一個容器(紙鍋),裝水后放在火上燒,很長時間紙鍋里的水都不會沸騰,而紙鍋卻完好無損。實驗分析:水的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是100℃,而紙的著火點是183℃。本實驗中火焰的溫度約為800℃左右,熱量傳遞到紙鍋后,紙鍋的溫度達到著火點并繼續吸收熱量,所以紙鍋完好無損。但水的溫度始終保持在100℃,低于著火點,不會燃燒。
3. 彩色硬幣:在一個透明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將一枚硬幣慢慢放入水中,當硬幣沉入杯底時,逐漸向水中加入食鹽,并輕輕攪拌,直到硬幣上浮到水面上為止。實驗分析:開始時,由于硬幣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硬幣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下沉。當向水中加入食鹽并攪拌后,食鹽溶解在水中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大于硬幣的密度。根據浮沉條件可知,硬幣受到向上托的力大于它受到向下的力時,硬幣就會上浮到水面上。
4. 自制望遠鏡:用兩個放大鏡就可以做成一個簡易望遠鏡。用一個放大鏡觀察遠處物體(物鏡),再用另一個放大鏡觀察這個物體的像(目鏡)。觀察時,將兩個放大鏡稍微對調一下,就可以看到物體放大的像了。
以上就是一些初中光學趣味物理實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光的色散實驗
實驗材料:
1. 一束太陽光
2. 三棱鏡
3. 白屏(白板紙)
實驗步驟:
1. 將一束太陽光射向三棱鏡。
2. 觀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的顏色。
3. 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
4. 將白屏(白板紙)調整角度,使七色光重新合并成一束。
實驗說明:
這是由于三棱鏡對不同顏色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使得它們在白屏上的位置不同,從而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顏色混合現象。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光的色散。
注意事項:
1. 請確保實驗環境安全,避免兒童誤入實驗區域。
2. 請在晴朗的天氣進行實驗,以便觀察到明顯的色散現象。
3. 實驗過程中請勿將眼睛直接對準太陽光,以防傷害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