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滬粵版物理力學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1. 重力:重力的來源是地球的引力。
2. 彈力:物體在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作用力。
3. 力的三要素:力的方向、力的大小、力的作用點。
4. 力的示意圖: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箭頭的兩端標出力的大小。
5. 力的測量: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6. 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7.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
此外,還會學習如何根據重力和質量的關系進行力的分析,以及如何通過力的分析來求解平衡問題等內容。這些內容在初中物理力學部分中占據重要地位,需要學生掌握。
題目: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物體的重力,測得數據為4N,然后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請根據以上數據,計算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及物體的密度。
解答:
已知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為4N,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F_{浮} = G - F_{示} = 4N - 3N = 1N。
由于物體浸沒在水中,所以V_{排} = V_{物},根據F_{浮} = \rho_{水}gV_{排}可得物體的體積V_{物} = V_{排} = \frac{F_{浮}}{\rho_{水}g} = \frac{1N}{1 × 10^{3}kg/m^{3} × 10N/kg} = 1 × 10^{- 4}m^{3}。
又因為G = mg,所以物體的質量m = \frac{G}{g} = \frac{4N}{10N/kg} = 0.4kg。
所以物體的密度\rho = \frac{m}{V_{物}} = \frac{0.4kg}{1 × 10^{- 4}m^{3}} = 4 × 10^{3}kg/m^{3}。
答案: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1N,物體的密度為4 × 10^{3}kg/m^{3}。
希望這個例題能夠幫助你理解初中滬粵版物理力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