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作業(yè)3 運動圖象 追及相遇問題
下載地址
資源介紹
時間:45分鐘
1.某物體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物體做曲線運動
B.物體在t1時刻速度最大
C.物體在t1時刻速度將反向
D.物體在t2時刻速度為零
解析:位移—時間圖象只能描述物體的直線運動,選項A錯誤;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的速度,由題圖可知t1時刻物體速度為零,接下來斜率變?yōu)樨撝担矬w速度將反向,選項B錯誤,C正確;在t2時刻物體的位移為零,速度不為零,選項D錯誤.
2.AK47步槍成為眾多軍人的最愛.若該步槍的子彈在槍膛內(nèi)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子彈離開槍膛時的速度為450 m/s
B.子彈離開槍膛時的速度為600 m/s
C.子彈在槍膛內(nèi)運動的距離小于0.45 m
D.子彈在槍膛內(nèi)運動的距離大于0.45 m
解析:根據(jù)Δv=at可知,圖象與坐標(biāo)軸圍成的面積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則子彈離開槍膛的速度大小為v=12×3×10-3×2×105 m/s=300 m/s,選項A、B錯誤;子彈在槍膛內(nèi)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則平均速度大于v2=150 m/s,故子彈在槍膛內(nèi)運動的距離大于v2t=150×3×10-3 m=0.45 m,故選項C錯誤,D正確.故選D.
3.《機動車駕駛證申領(lǐng)和使用規(guī)定》已經(jīng)正式施行,司機闖黃燈要扣6分,被稱為“史上最嚴(yán)交規(guī)”.某小轎車駕駛員看到綠燈開始閃時,經(jīng)短暫思考后開始剎車,小轎車在黃燈剛亮?xí)r恰停在停車線上,v-t圖線如圖所示.若綠燈開始閃爍時小轎車距停車線的距離L=10.5 m,則綠燈開始閃爍到黃燈剛亮的時間t0為( C )
A.0.5 s B.1.5 s
C.3 s D.3.5 s
解析:根據(jù)v-t圖象中圖線與坐標(biāo)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知,x=L=6×0.5 m+12×6×(t0-0.5) m=10.5 m,解得t0=3 s,選項C正確.
4.甲、乙兩車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某時刻剛好經(jīng)過同一位置,此時甲的速度為5 m/s,乙的速度為10 m/s,以此時作為計時起點,它們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 C )
A.在t=4 s時,甲、乙兩車相距最遠
B.在t=10 s時,乙車恰好回到出發(fā)點
C.乙車在運動過程中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
D.乙車做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加速運動
解析:v-t圖線與橫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在0~4 s時間內(nèi),乙車始終在甲車前方,但t=10 s時,乙車停止運動,甲車已超過乙車,且兩車的距離比t=4 s時大,A錯誤;0~10 s時間內(nèi),乙車的速度方向始終與所選的正方向相同,乙車的運動方向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t=10 s時,乙車離出發(fā)點最遠,B錯誤,C正確;v-t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乙車的加速度先減小再增大,再減小,D錯誤.
5.甲、乙兩輛車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t=0時刻同時經(jīng)過公路旁的同一路標(biāo).在描述兩車運動的v-t圖象中,直線a、b分別描述了甲、乙兩車在0~20 s內(nèi)的運動情況.關(guān)于兩輛車的位置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在0~10 s內(nèi),兩車逐漸靠近
B.在0~10 s內(nèi),甲車在乙車前面
C.在10~20 s內(nèi),兩車逐漸遠離
D.在t=10 s時,兩車相距最遠
解析:t=0時刻兩車同時經(jīng)過公路旁的同一個路標(biāo),在0~10 s內(nèi)甲車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乙車在甲車的前方,兩車逐漸遠離,選項A、B均錯誤;在t=10 s時兩車速度相等,兩車相距最遠,選項D正確;在10~20 s內(nèi),甲車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兩車逐漸靠近,選項C錯誤.
6.如圖所示為A、B兩質(zhì)點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位移—時間(x-t)圖象.A質(zhì)點的圖象為直線,B質(zhì)點的圖象為過原點的拋物線,兩圖象交點C、D坐標(biāo)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A、B相遇兩次
B.t1~t2時間段內(nèi),B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與A質(zhì)點勻速運動的速度相等
C.兩物體速度相等的時刻一定在t1~t2時間段內(nèi)的中間時刻
D.A在B前面且離B最遠時,B的位移為x1+x22
解析:圖象的交點表示同一時刻到達同一位置,即相遇,可知A、B分別在t1和t2兩個時刻相遇,選項A正確;t1~t2時間段內(nèi),A、B通過的位移相等,所用時間相同,則B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與A質(zhì)點勻速運動的速度相等,選項B正確;位移—時間圖象斜率表示速度,B圖線的切線斜率不斷增大,而且B圖線是拋物線,有x=kt2,則知B質(zhì)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相等時刻為t1~t2時間段的中間時刻,選項C正確;A質(zhì)點做勻速運動,B質(zhì)點做勻加速運動,當(dāng)AB速度相等時,相距最遠,該時刻在t1~t2時間段內(nèi)的中間時刻,此時B的位移小于x1+x22,選項D錯誤.
7.遂寧觀音湖下穿隧道是西南地區(qū)首例城市江底下穿隧道,觀音湖隧道設(shè)計長度為2 215 m,隧道于2015年2月10日全線通車.一在隧道中行駛的汽車A以vA=4 m/s的速度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發(fā)現(xiàn)前方相距x0=7 m處、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運動的汽車B正開始勻減速剎車,其剎車的加速度大小a=2 m/s2,從此刻開始計時,若汽車A不采取剎車措施,汽車B剎車直到靜止后保持不動,求:
(1)汽車A追上汽車B前,A、B兩汽車間的最遠距離;
(2)汽車A恰好追上汽車B需要的時間.
解析:(1)當(dāng)A、B兩汽車速度相等時,兩車間的距離最遠,即v=vB-at=vA 得t=vB-vAa=3 s
此時汽車A的位移xA=vAt=12 m
汽車B的位移xB=vBt-12at2=21 m
A、B兩汽車間的最遠距離Δxm=xB+x0-xA=16 m
(2)汽車B從開始減速直到靜止經(jīng)歷的時間t1=vBa=5 s
運動的位移x′B=v2B2a=25 m
汽車A在t1時間內(nèi)運動的位移x′A=vAt1=20 m
此時相距Δx=x′B+x0-x′A=12 m
汽車A需再運動的時間t2=ΔxvA=3 s
故汽車A追上汽車B所用時間t總=t1+t2=8 s
答案:(1)16 m (2)8 s
8.(2019?福建百校聯(lián)考)一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則該物體( C )
A.0~1 s內(nèi)加速運動,1~3 s內(nèi)減速運動,第3 s末回到出發(fā)點
B.0~3 s內(nèi)物體位移是12 m
C.0~1 s內(nèi)與1~3 s內(nèi)的平均速度相同
D.2 s時的速度方向與0.5 s時的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因為物體的初速度v0=0,由圖可知,物體0~1 s內(nèi)加速運動,1~3 s內(nèi)物體減速運動.1 s末速度v1=4×1 m/s=4 m/s,3 s末速度v3=4×1 m/s-2×(3-1) m/s=0 m/s.0~1 s內(nèi)位移x1=0+42×1 m=2 m,平均速度v1=x1t1=2 m/s,1~3 s內(nèi)位移x2=4+02×2 m=4 m,平均速度為v2=x2t2=2 m/s,x總=x1+x2=6 m,故A、B項錯誤,C項正確.第3 s末物體速度為零,故2 s時的速度方向與0.5 s時的速度方向相同,故D項錯誤.
9.(2019?全國模擬)a、b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二者運動的v-t圖象均為直線,如圖所示,已知兩物體在4 s末相遇.則關(guān)于它們在0~4 s內(nèi)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a(chǎn)、b兩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
B.a(chǎn)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小于b物體的加速度
C.t=2 s時兩物體相距最遠
D.t=0時刻,a物體在b物體前方3 m遠處
解析:由題圖可知,a、b兩物體都沿正方向運動,運動的方向相同,A錯誤;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1=4-22 m/s2=1 m/s2,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2=5-42 m/s2=0.5 m/s2,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大于b物體的加速度,B錯誤;兩物體在4 s末相遇,結(jié)合題圖可知是a物體追b物體,因此速度相等即t=2 s時,兩物體相距最遠,C正確;設(shè)t=0時相距為x0,兩物體在4 s末相遇,則有:x0+xa=xb,因v-t圖象中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由圖可知0~4 s內(nèi)a、b兩物體位移大小相等,即xa=xb,則x0=0,D錯誤.
10.(多選)如圖所示,s-t圖象反映了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道上行駛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10 s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CD )
A.5 s時兩車速度相等
B.甲車的速度為4 m/s
C.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6 m/s2
D.乙車的初位置在s0=80 m處
解析: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大小越大,速度大小越大,則知5 s時乙車速度較大,A錯誤;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v甲=st=205 m/s=4 m/s,B正確;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10 s處,則t=10 s時,速度為零,將其運動反過來看成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s=12at2,根據(jù)圖象有:s0=12a?(10 s)2,20 m=12a?(5 s)2,解得:a=1.6 m/s2,s0=80 m,C、D正確.
11.甲、乙兩質(zhì)點在同一時刻、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質(zhì)點甲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大小為a1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質(zhì)點乙做初速度為v0,加速度大小為a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速度減為零保持靜止.甲、乙兩質(zhì)點在運動過程中的位移x-速度v圖象如圖所示,虛線與對應(yīng)的坐標(biāo)軸垂直.
(1)在x-v圖象中,圖線a表示質(zhì)點甲(填“甲”或“乙”)的運動,質(zhì)點乙的初速度v0=6 m/s;
(2)求質(zhì)點甲、乙的加速度大小a1、a2.
解析:(1)已知甲的初速度為零,由圖知圖線a表示質(zhì)點甲的運動.
由b圖線:x=0時,v=6 m/s,則乙的初速度v0=6 m/s.
(2)設(shè)質(zhì)點乙、甲先后通過x=6 m處的速度均為v,
對質(zhì)點甲:v2=2a1x①
對質(zhì)點乙:v2-v20=-2a2x②
聯(lián)立①②式解得a1+a2=3 m/s2③
當(dāng)質(zhì)點甲的速度v1=8 m/s、質(zhì)點乙的速度v2=2 m/s時,兩質(zhì)點通過相同的位移,設(shè)為x′.
對質(zhì)點甲:v21=2a1x′④
對質(zhì)點乙:v22-v20=-2a2x′⑤
聯(lián)立④⑤式解得a1=2a2⑥
聯(lián)立③⑥式解得a1=2 m/s2,a2=1 m/s2
答案:a1=2 m/s2 a2=1 m/s2
12.如圖所示為某型號貨車緊急制動時(假設(sh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v2-x圖象(v為貨車的速度,x為制動距離),其中圖線1為滿載時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動圖象,圖線2為嚴(yán)重超載時的制動圖象.某路段限速72 km/h是根據(jù)該型號貨車滿載時安全制動時間和制動距離確定的,現(xiàn)有一輛該型號的貨車嚴(yán)重超載并以54 km/h的速度行駛.通過計算求解:
(1)駕駛員緊急制動時,該型號嚴(yán)重超載并以54 km/h的速度行駛的貨車制動時間和制動距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若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險情到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反應(yīng)時間為1 s,則該型號貨車滿載時以72 km/h速度正常行駛的跟車距離至少應(yīng)為多遠.
解析:(1)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v2-v20=2ax,有v2=2ax+v20,則圖線斜率的一半表示加速度.
根據(jù)題中圖象得到:該型號貨車滿載時,加速度大小為
a1=5 m/s2
嚴(yán)重超載時加速度大小為a2=2.5 m/s2
設(shè)該型號貨車滿載時以v=72 km/h=20 m/s的速度減速,
制動距離x1=v22a1=2022×5 m=40 m
制動時間t1=va1=205 s=4 s
設(shè)該型號貨車嚴(yán)重超載時以v′=54 km/h=15 m/s的速度減速,制動距離x2=v′22a2=1522×2.5 m=45 m>x1
制動時間t2=v′a2=152.5 s=6 s>t1
所以駕駛員緊急制動時,該型號嚴(yán)重超載并以54 km/h的速度行駛的貨車制動時間和制動距離均不符合安全要求.
(2)該型號貨車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x3=vt3=20×1 m=20 m
跟車距離最小值x=v22a1+x3=40 m+20 m=60 m
答案:(1)見解析 (2)60 m
相關(guān)備課中心推薦
- 高中物理2020步步高二輪專題復(fù)習(xí)ppt課件打包分享.rar
- 預(yù)防冠狀病毒普及知識主題班會2.ppt.rar
- 高中物理人教版 必修2電子教材.pdf
- 步步高2021版全書完整的Word版文檔.rar打包共享
- 光盤|高中物理巧學(xué)妙解王.rar
- 物理學(xué)咬文嚼字.曹則賢.rar
- 2019《金版教程》高考一輪復(fù)習(xí)(經(jīng)典版)3-1~3-3ptt課件打包共享
- 高考試題分析2020年版-物理.pptx
- 高一物理紅對勾全年級章節(jié)課時作業(yè)ppt版打包分享
- 2019《金版教程》高考一輪復(fù)習(xí)(經(jīng)典版)2-1~2-3ppt課件打包共享.rar
- 【創(chuàng)新方案】2017版新課標(biāo)物理一輪復(fù)習(xí)(教參、課件、過關(guān)檢測分類打包共享.rar
- 高中物理免費動畫合集孫復(fù)強.r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