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課堂同步知識點與思維導圖(人教版)
一、思維導圖
二、知識點
■知識點一:定滑輪
1.滑輪定義:周邊有槽,中心有一轉動的輪子叫滑輪。由于滑輪可以連續旋轉,因而可看作是能否連續旋轉的杠桿,仍可以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剖析。
按照使用情況不同,滑輪可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
2.定滑輪
(1)定義:工作時,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
(2)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軸心O點固定不動為支點定滑輪n等于幾,其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圓的直徑r,按照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由于重物勻速上升時不省力。
(3)特征:不省力,但可改變力的方向。
所謂“改變力的方向”是指我們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個與該力方向不同的力。
(4)動力聯通的距離與重物聯通的距離相等。
對于定滑輪來說,無論朝那個方向使勁,定滑輪都是一個等臂杠桿,所用拉力都等于物體的重力G。(不計繩重和磨擦)
【知識點解讀】液體浮力的特征
1.液體
■知識點二:動滑輪
1.定義:工作時,軸隨重物一起聯通的滑輪叫動滑輪。
2.實質:是一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3.特征: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4.動力聯通的距離是重物聯通距離的2倍。
對于動滑輪來說:1)動滑輪在聯通的過程中,支點也在不停地聯通;2)動滑輪省一半力的條件是:動滑輪與重物一起勻速聯通,動力F1的方向與并排繩子平行,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磨擦。
■知識點三:滑車架
1.定義: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
2.特征:可以省力,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滑輻條時,有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
(條件:不計動滑輪、繩重和磨擦)。
注意:假如不忽視動滑輪的重量則:
。
3.動力聯通的距離S和重物聯通的距離h的關系是:使用滑輻條時,滑車架用n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聯通的距離就是物體聯通距離的n倍,即S=nh。
4.繩子端的速率與物體上升的速率關系:
。
【微點撥】認識滑車架
1.滑車架:滑車架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有關定滑輪n等于幾,決定于滑車架的使用療效。
2.滑車架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
使用滑車架其實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聯通的距離小于重物聯通的距離。
3.滑車架的用途:為了既節約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車架。
4.幾個關系(滑車架豎直放置時):(1)s=nh;(2)F=G總/n(不計磨擦);其中s:繩端聯通的距離,h:物體上升的高度,G總: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力,F:繩端所施加的力n:拉重物的繩子的段數(F=1/n×(G物+G動))。
在繞時遵守:奇動(滑輪)偶定(滑輪)的原則:按照F=(1/n)G可知,不考慮磨擦及滑輪重,要使2400N的力變為400N需六段繩子,再依照偶定奇動原則,有奇數段繩子,故繩子開端應從定滑輪開始,由于要六段繩子,所以須要三個并列的整體動滑輪,對應的,也須要三個并列的定滑輪,從定滑車架頂部的勾勾處繞起,順次繞開第一個動滑輪,第一個定滑輪,第二個…直到最后一段繩子繞開第三個定滑輪,此時繩子方向即向上,且會使拉力為400N(不考慮磨擦與滑輪重)。
■知識點四:斜面
1.斜面是一種可以省力的簡單機械,但卻費距離。
2.當斜面高度h一定時,斜面L越長,越省力(即F越小);當斜面長L相同時,斜面高h越小,越省力(即F越小);當斜面L越長,斜面高h越小時,越省力(即F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