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個物理量的關系式
串聯時:I=I1=I2; U=U1+U2; R=R1+R2(若有多個等阻值R0的電阻串聯,則R=nR0)
并聯時:I=I1+I2; U=U1=U2; 1/R=1/R1+1/R2(如果有幾個阻值為R0的電阻并聯,則總電阻R=RO/n)
2.歐姆定律:I=U/R
這個公式中只有三個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但其作用卻非常重要。 使用公式時要小心:
①這三個物理量必須指同一截面導體或同一電路;
②三個物理量的單位必須使用國際單位,分別為A、V、Ω;
③若已知任意兩個量,則可求出第三個量。
3、電功率公式:W=Uit; 電功率公式:P=UI
電功率和電功率這兩個物理量的計算受歐姆定律及其變形公式的影響。 計算電功率的公式有很多。 在選擇使用的時候是很難選擇的。 因此,必須注意選擇技巧和方法。 問題所在所需電路為:串聯時:電功率選擇公式為:W=I2Rt,電功率P=I2R; 當電路要求并聯時,分別選取W=U2/Rt和P=U2/R。 這樣的選擇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 電路的特性(等電流或等電壓)可以加速問題的解決。
4.焦耳定律:Q=I2Rt
焦耳定律的公式與電功率公式基本相同。 使用時還應注意配方的選擇。 當所討論的電路是純電阻電路時(除了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外,不能產生其他形式)。 ,可以任意選擇幾個公式; 如果不是純電阻電路,只能用公式Q=I2Rt,否則計算不正確。
(2)單位換算
單位換算有兩個前提條件:
一是記住每個物理量的單位和符號;
第二是要記住單位之間的轉換率。
其中,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物理量有很多單位。 注意每個物理量任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換算率為1000。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歐姆定律及其變形公式的影響,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有很多,并且生產的單位也很多。 使用時,所有物理量均采用SI單位。
4、善于總結、概括要領
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1)串并聯電路的識別
區分它們的方法上面已經提到了。 做題時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并快速做出判斷。
(2)短路的識別
掌握短路現象的真正含義——電流不通過用電器而返回電源負極。 注意電流的特性——它走捷徑。 當電路中發現有空線,而開關或電流表等元件與用電器并聯時,相應的用電器就會發生短路而無法工作。
(3)串、并聯電路中三個物理量的關系
兩個電路中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前面已經詳細解釋過,但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請記住,串聯時電流相等,并聯時電壓相等。 這在解決問題時特別有用。
(4)關于解題時公式的選擇
由于電功率、電功率、焦耳定律的計算公式很多,根據所選公式的不同,計算的難度也不同。 選擇配方時要注意技巧。 串聯時,常選用等電流的公式,如W=I2Rt、P=I2R;并聯Q=I2Rt時,常選用等電壓的公式,如W=U2/Rt、P= U2/R,Q=U2/R。 t這樣解決問題時,可以思路清晰,解決問題很快。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復習2
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能夠用實驗探索流過電阻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掌握歐姆定律,能夠對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了解串聯和串聯的等效電阻并聯電路。
2、測量小燈泡的電阻:能夠使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量電阻,知道實驗原理,知道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
3、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在歐姆定律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安全用電知識。
知識復習建議
1、本章知識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電氣基礎,所以必須掌握。
2.歐姆定律是本章的核心。 應在明確串聯、并聯電路中電流規律與電壓規律的區別和聯系的基礎上,掌握同一導體內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3、復習小燈泡電阻測量時,要注意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及其在本實驗中的作用。
收費
1.電荷的類型:電荷有兩種類型:正電荷和負電荷。 人們把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上的電荷稱為正電荷,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上的電荷稱為負電荷。 原子核內的質子帶正電初中物理電學電路故障,核外的電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
2、電量:電量的多少稱為電量。 電的單位為庫侖,符號為C。6.25×1018個電子的電荷為1庫侖。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當兩個原子核結合電子能力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結合電子能力較弱的物體的部分電子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使自身帶正電。缺乏電子并導致另一個物體帶正電。 由于電子過多,它變得帶負電。 可以看出,摩擦電并不產生電力,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2)接觸起電:當物體與帶電體接觸時,物體就會帶上與帶電體相同類型的電荷。
(3)感應充電:感應充電是利用靜電感應現象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靜電感應:不帶電的金屬導體中有許多自由電子。 通常情況下,這些自由電子的分布是均勻的,因此無論導體的哪一端都帶電。
希望通過以上物理中電荷知識的講解,讓同學們能夠很好的掌握以上知識。 我相信學生會從中學到更好的東西。
初中物理關于電、磁的知識點詳解
關于物理中有關電、磁的知識點的學習,我們下面會進行講解。 相信對學生的學習會有很好的幫助。
電和磁
1. 磁現象
1、磁性(又稱鐵吸力):磁鐵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特性。
2、磁極:磁鐵磁性最強的部分稱為磁極。 磁鐵有兩個磁極。 南極 (S)、北極 (N)
3.磁鐵的方向性:當磁鐵自由旋轉并靜止時,南極指向北極,北極指向北極。 磁鐵指示方向的特性稱為方向性。
4、磁極相互作用定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5、磁鐵周圍有磁場。
6、磁場的基本性質:置于磁場中的磁鐵會產生磁力。
7、磁場具有方向性: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向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8、磁力線方向:磁鐵周圍的磁力線總是從磁鐵的北極指向南極。
9、地磁場:地球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周圍有磁場。
10、地磁場的北極靠近地理南極,地磁場的南極靠近地理北極。
11、沈括在我國宋代首次發現磁偏角。
12、磁化:某些物體在磁鐵或電流的作用下獲得磁性的過程稱為磁化。
2、電磁學
1、電流的磁效應:通過導體周圍的磁場,磁場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這種現象稱為電流的磁效應。
學生已經掌握了以上物理中電、磁知識的講解和學習。 后面我們會研究更多的知識點。
初中物理電力知識點詳解
下面是物理中關于電功率的知識點講解。 希望能夠幫助學生學好。
電力
1、電能
1、電能的產生: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2、電能的利用:將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3、電能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能的單位為:焦耳,縮寫為:焦耳,符號為:J; 常用單位為:千瓦時,符號為:KW·h。 兩個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kW·h=3.6×106J。
4、電能計量:電能表。
5、電能表相關參數:220V——額定電壓為220伏; 10(20)A——額定電流為10安培,允許電流在短時間內超過10安培,但不能超過20安培; 50HZ——頻率 用于50 Hz交流電路; /kw·h——電能表轉盤每轉600轉,消耗1千瓦時的電能。
2、電功率(W)
1、電功:電流所做的功稱為電功。
2、能量轉換: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
3、電流做了多少功,消耗了多少電能,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4、電功的單位:與電能的單位相同,均為焦耳(J)。
3、電力(P)
1、物理意義:表示電器消耗電能的速度有多快的物理量(表示電流做功速度有多快的物理量)。
2、電功率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縮寫為瓦特,符號為W; 常用單位是:千瓦,符號是:KW。 換算關系為:1KW=1000W。
3、定義:電器在1秒(單位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
4、定義:P=W/t
W - 消耗的電能(電流所做的功) - 焦耳 (J) 或千瓦時 (kW·h)
t - 所用時間 - 秒 (s) 或小時 (h)
相信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上面講解的物理電力知識點。 希望同學們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復習3
1. 充電
(1)電荷是物質的物理性質。 帶電荷的物質稱為“帶電物質”。
(2)電荷,是指物體或構成物體的粒子所帶的正電荷或負電荷。 帶正電的粒子稱為正電荷(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稱為負電荷(符號為“-”)。 ”)。
(3)收費對象的方法
① 摩擦起電
本質:電子在不同物體之間的轉移
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與毛皮摩擦的橡膠棒會帶負電; 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會帶正電。
②感應充電
本質:將金屬導體中的電子從物體的一個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當帶電物體接近導體時,由于電荷之間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會向帶電物體靠近或遠離帶電物體運動,從而使導體靠近帶電物體的一端產生相反的電荷。電荷,遠離帶電物體的一端帶相同電荷。 。 這種現象稱為靜電感應。 利用靜電感應對金屬導體充電的過程稱為感應充電。
2. 電路
(1)電流: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作有規律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
(2)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流動的方向就是電流的方向。
(3)導體:指電阻率很小、易于傳導電流的物質。 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
(4)絕緣體:不善于傳導電流的物質稱為絕緣體。
(5)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元件組成的導電回路稱為電路。
(6)電路由電源、開關、連接線和電器四大部分組成。
(7)串聯:串聯是電路元件連接的基本方式之一。 電路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感、電器等)首尾相連,電器串聯起來形成的電路稱為串聯電路。
優點:在一個電路中,如果想通過一個開關控制所有電器,可以采用串聯電路;
缺點:只要斷開一部分,整個電路就變成開路。 即串聯的電子元件無法正常工作。
(8)并聯:并聯電路允許電流在形成并聯的電路元件之間有多條獨立的路徑。
特點:電器互不影響。 如果某一支路的電器損壞,其他支路不會受到影響。
3.電流
(1)電流的強弱用電流強度來描述。 電流強度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一定截面的電量,簡稱電流,用I表示。
(二)電流表使用規則
①電流表應與被測電器串聯。
4. 阻力
(1)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抵抗力。
(2)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截面積、溫度
(3)滑動變阻器
①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連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阻值,從而逐漸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②作用:保護電路、改變電壓、用伏安法測量電阻。
② 正負極端子必須正確連接:電流從正極端子流入,從負極端子流出初中物理電學電路故障,俗稱正進負出。
③被測電流不應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否則會燒壞電流表。) 量程可以通過觸摸測試來確定。
④由于電流表內阻太小(相當于一根電線),絕對不允許將電流表不經過用電器直接連接到電源的兩極。
⑤確認所用電流表的量程。
⑥確認各大格、各小格所代表的電流值。
5、電壓
(1)電壓,又稱電勢差或電勢差,是衡量靜電場中單位電荷因電勢不同而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2)電壓表
電壓表,測量電壓,電路符號圈出V。誰測量電壓就應該和誰并聯。 請勿將“+”輸入和“-”輸出接反。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復習4
1、電路:由電源、電器、開關、電線等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
2.路徑:到處相連的電路; 開路:斷開的電路; 短路:電線直接連接到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 (電荷的任何方向運動都會產生電流)
4、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5、電源:能提供連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將其他形式的能源轉換成電能。 例如,干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8、連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且電路閉合。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 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導體之所以導電:導體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 如:玻璃、陶瓷、塑料、純油(大部分自由電荷被原子核束縛,因此不導電)、純水等。 原因:缺乏自由移動電荷
11、電流表使用規則:
①電流表應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應從“+”端流入,從“-”端流出;
③被測電流不應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 在不使用電器的情況下,絕對不允許將電流表連接到電源的兩極。
實驗室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A,每個小格代表的電流值為0.02A;
②0~3A,每個小格代表的電流值為0.1A。
12. 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 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 = 1000 伏 = 毫伏。
13、電壓表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應并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應從“+”端流入,從“-”端流出;
③測量電壓不應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①0~3伏,每個小格代表的電壓值為0.1伏;
②0~15伏,每個小格代表的電壓值為0.5伏。
14. 記憶電壓值:
①一節干電池電壓為1.5伏;
②一節鉛酸電池電壓為2伏;
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
④安全電壓為:不高于36伏(我國規定的安全電壓等級為42、36、24、12、6伏)
⑤工業電壓380伏。
15.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力。 SI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1000千歐; 1 千歐姆 = 1000 歐姆。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截面積和溫度
17.滑動變阻器:
A、原理:通過改變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值。
B、作用: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C.正確使用: 應在電路中串聯使用; b. 接線應“一上一下”; C。 閉合開關前應將電阻值調至最大。
1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U/R。 式中單位為:I→安培(A); U→伏特(V); R→歐姆(Ω)。
19、電功率的單位:焦耳,簡稱焦耳,符號J; 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時作為電功率的單位,俗稱“度”符號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電能數量的儀器。
A、“220V”表示該電能表應在220V電路中使用;
B、“10(20)A”是指該電能表在長時間工作時允許的最大電流為10A,短時間工作時最大電流不超過20A;
C、“50Hz”表示本電能表使用在50Hz交流電路中;
D、“/KWh”是指本電能表每消耗千瓦時,電能轉盤轉600轉。
21、電功率公式:W=Pt=UIt(公式中單位為W→焦耳(J);U→伏特(V);I→安培(A);t→秒)
22.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速度的物理量。 國際單位:瓦(W); 常用:千瓦(KW) 公式:P=W/t=UI
23、額定電壓(U0):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P0):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實際電壓(U):施加在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
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U0時,則P>P0; 光線很亮,容易燒壞
當你
當U=U0時,則P=P0; 正常發光
24、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導體的電阻、通電時間成正比。 表達式為:Q=I2Rt
25、家庭電路由:家庭電線(火線、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絲盒→電器等組成。
26、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均并聯。 電器必須與其開關串聯到火線上。
27、熔斷器:采用高電阻率、低熔點的鉛銻合金制成。 其作用是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加熱到熔點并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作用。
28、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電路發生短路。 二是電器總功率過大。
29、安全用電的原則是:
①請勿接觸低壓帶電物體;
②請勿接近高壓帶電物體
30. 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31、磁鐵:有磁性的物體稱為磁鐵。 它是有方向性的:指向北。
32、磁極:磁鐵磁性最強的部分稱為磁極。 任何磁鐵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一個是北極(N極)。 另一個是南極(S極)
33、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不同名稱磁極相互吸引。
34. 磁化:使原本非磁性的物體具有磁性的過程。
35、磁鐵周圍有磁場,磁極之間通過磁場發生相互作用。
36.磁場的基本性質:它對進入其中的磁體施加磁力。
37、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38. 磁場線:描述磁場強度和方向的假想曲線。 不存在且不相交。在磁體周圍,磁力線從磁體的北極退出并返回到磁體的南極。
39、地磁北極靠近地理南極; 地磁南極靠近地理北極。 但它們并不重疊。 它們的交叉角稱為磁偏角。 中國學者沈括最先記錄了這一現象。
40、奧斯特實驗證明,載流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其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41、安培法則:用右手握住螺線管,將四根手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彎曲。 大拇指所指的一端是螺線管的北極(N 極)。
42、影響電磁鐵磁力強度的因素:電流的大小、有無鐵芯、線圈的匝數
43、電磁鐵的特點:
①有無磁性由電流的通斷控制;
②磁力的強弱可以通過電流的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
③通過電流方向可以改變磁極。
44、電磁繼電器:本質上是由電磁鐵控制的開關。 其功能可以實現遠距離操作,用低壓弱電控制高壓強電。 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45、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電→振動。
46、電磁感應:當閉合電路中導體的一部分在磁場中運動切割磁力線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 這種現象稱為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應用:發電機
47、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①電路必須閉合;
②電路中只有一部分導體移動來切割磁力線。
48、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和磁力線方向有關。
49. 磁場對電流的影響: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磁力的作用。 它從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應用:電動機。
50、磁場中施加在載流導體上的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線方向有關。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復習5
二年級物理滑輪所有公式大全
這幾年物理題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定性簡答題多了,定量計算和死板公式題少了。
理想滑輪:F=G/n
實際滑輪:F=(G+G動)/n(垂直方向)
學生可以多問一些關于滑輪的問題,多比較答案,創造性地回答問題。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磁力線
下面對物理電中磁力線的內容進行解釋。 希望同學們能夠很好地掌握以下知識。
①定義:根據小磁針在磁場中的排列,畫出一些帶箭頭的曲線。 磁場線并不客觀存在。 它是人工創造的磁場,用來描述磁場。 曲線上任意點的方向與放置在該點的磁針的北極相同。
②方向:磁鐵周圍的磁力線從磁鐵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鐵的南極。
③典型磁力線:
④說明:A、磁力線是為了直觀、形象地描述磁場而引入的方向曲線。 它們并不客觀存在。 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
B、用磁力線描述磁場的方法稱為理想模型法。
C. 磁場線是閉合曲線。
D. 磁力線在磁鐵周圍呈三維分布,而不是平坦的。
E. 磁力線不相交。
F、磁力線的密度表示磁場的強度。
希望同學們通過對磁力線的講解和學習,能夠很好地掌握以上內容。 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磁極上的力
關于物理中磁極力的知識,我們講解了以下內容。
在磁場中的某一點,作用在北極的磁力方向與該點磁場方向一致,作用在南極的磁力方向與該點磁場方向相反。該點的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