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尚)本文預測內容針對非新課改地區教學(北京、天津、山東等地區不適用)。
高一學期考試的主要內容有:圓周運動、重力與航天、機械能守恒定律。 有的學校還沒有教動量,有的學校已經教完了(與初中不同,高中的教學進度差別很大動量守恒定律高檔題,也就是說重點高中教得比較快)。
以下內容是歷年試卷中的常見考點和難點。 同學們復習時一定要注意:
(1)機械能守恒定律驗證實驗。 注意,這是一個驗證實驗,結論不能直接使用(也不能直接使用2gh=v2)。 誤差是空氣阻力、限位孔與紙帶之間的摩擦力,所以重力勢能的值總是略大于最終的動能。 由于重力勢能和動能都含有m因子,因此實驗中不需要測量質量,即不需要實驗儀器天平。 如果是坐標圖像處理,學生必須了解坐標圖像的斜率的含義。
(2)動能定理實驗。 課本上提到了兩個驗證實驗。 一是:將多組橡皮筋所做的功與汽車動能的變化進行比較。 第二種是:類似于牛頓第二定律重力拉動汽車模型,研究汽車所做的功以及汽車動能的變化。 與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類似,這個實驗也是一個驗證實驗,所以不能使用動能定理的結論。 在高中第一學期的實驗中,至少測試了以上兩項中的一項,有時也測試了兩項。在這兩個實驗中,有對打點計時器的檢查。 如果同學們對打點定時器的使用不是特別清楚,可以看王尚的視頻講解。
(3)通過最高和最低位置(繩、桿、弧形軌道、圓管軌道)進行圓周運動的受力和運動條件分析; 類似鐘擺的運動問題; 求解某一點的向心力(或提供向心力某個力的大小,如N); 大部分答案都需要聯立動能定理方程。請仔細復習物理自診斷第14題的第6、7、10題
(4)齒輪、鏈條、皮帶等傳動裝置,不同點的角速度比、線速度比、加速度比。
(5)萬有引力、萬有引力和向心力的關系。 了解緯度和經度的含義以及地球自轉的方向(從西向東)。 請仔細復習物理自診斷第15題的2、5、6、7、8題;
(6)同步衛星的特性; 人造衛星軌道變化(R變化)、各種物理量的變化; 相同質量的人造衛星,繞地球和火星運行,不同的R決定了動能、周期等問題。 通常是為了尋找比例。 根據密度公式還可以確定火星和地球的質量比。 王尚提醒,天體運動的這一部分,有很多關于求比例或確定大小的選擇題。 請仔細復習物理自診斷第16題的第4、5、9題;
(7)雙子座問題,天體運動與牛頓動力學相結合的問題,如某顆行星表面垂直向上和水平拋物的問題。解決該問題最關鍵的物理量是局部加速度重力g0; 物理自診斷題目15例4、8題
(8)開普勒三定律的內容; 三個宇宙速度的問題(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的值一定要記住)。 闡明三種宇宙速度的物理意義。請仔細復習17個身體自診斷例子中的第4、5、7題
(9)機械能守恒的前提條件的確定(只有重力或彈力起作用)。 合理選擇零重力勢能面,分析垂直放置彈簧模型的受力和能量問題。 特別強調的是,如果選擇機械能守恒,研究對象必須考慮彈簧。 如果選擇使用動能定理,則只能考慮小塊。 解決這類問題,學生必須畫出特殊時刻的位置和關系圖。請仔細復習題目19例身體自我診斷的問題5、7、8; 主題21個案例的問題1、4、5、6、7
(10)動能定理(單個物體的動能定理優先)的應用,特別是涉及摩擦、拉力、功率問題的功分析。 與上面第九點類似,學生必須畫出位置關系圖。 如果平拋運動有問題,優先考慮平拋運動的數值和水平位移方程。請仔細復習22例物理題的第3、5、6、7、8、9題。自診斷
(11)不同方式啟動汽車的問題。 這是必考,要么是選擇題,要么是大題。 請仔細復習物理自診斷專題18的問題8、問題9、問題10。
(12)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vt圖像、空氣阻力下的向上拋擲運動、功與重力勢能的區分問題、摩擦生熱問題。
一些重點學校已經學完了動力,考試題目也比較難。 針對這些同學,我對這次考試中比較難的附加題做了分析:
(1)彈簧作用于兩個物體作水平運動,確定能量和做功問題。 (可以考慮動量判斷)。 身體自我診斷第19題第3、9、10題。
(2)輸送帶水平拋擲運動、圓周運動和碰撞的結合問題。 請注意彈性碰撞和完全非彈性碰撞動量守恒定律高檔題,以及摩擦性質(動態和靜態)和方向的確定。
(3)天體運動中的引力勢能+機械能守恒+動量問題(航天器分裂成兩半,或者離子推進器噴出氣體)。 推薦視頻:
(4) 多重(準)碰撞模型(如牛頓擺)解決或探索規律并分析關鍵問題。
(5)動量守恒定律驗證試驗。 這是基于下降時間t相等,將mv的守恒問題轉化為ms的守恒問題。 注意鐵球撞擊木球(塑料球)。 大多數學校不進行上學期介紹的平拋運動實驗。 考不考,問老師。 實驗就只有這三個,考試往往是三中二,有的時候全考了。 另外,提醒學生,打點計時器用于機械能和動能實驗。
考試內容有動力的考生請仔細復習物理自診斷主題38、主題39和主題40中的所有問題。
提醒:這些內容是考試的重點和難點。 至于最基本的概念(如萬有引力定律公式的含義等),就不在總結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