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教師資格證書結構化面試:7類試題匯總
2019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各科教學設計及答辯總結
江西省教師資格證書結構化面試:100道結構化問題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充分利用課程資源。 初中物理課上,有很多有趣的實驗可以用手邊的小物體完成。 如果考生能夠將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試講或聽課中,就能讓考官感到眼前一亮,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體現我們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能力。 。 下面我就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1、流體壓力與流量的關系
裝備: 筷子兩把; 兩張紙
現象:筷子和白紙粘在一起并靠得很近。 如果向中間吹空氣,兩張白紙就會向中間靠攏。
原理:吹空氣使紙張之間的氣壓降低初中物理面試試講,而外面是正常大氣壓,壓力差將紙張向中間擠壓。
設備:漏斗; 乒乓球
現象:用手握住乒乓球在漏斗連接處,向下吹氣,然后松開,乒乓球不會掉落。
原理:乒乓球上方氣體流速快,壓力小; 乒乓球下方的氣體流速慢初中物理面試試講,壓力強。 由此產生的壓力差將乒乓球舉起。
2.驗證大氣壓力的存在
設備: 裝滿水的玻璃杯; 一張紙
現象:將玻璃杯裝滿水(盡量滿),蓋上一張紙,將玻璃杯倒過來,水就不會流出。
原理:大氣壓的存在。
3.水沸騰
裝備:一張紙; 一些水; 酒精燈; 鑷子
現象:用鑷子夾住裝滿水的紙盆,用酒精燈加熱。 水會沸騰,但紙鍋不會燃燒。
原理:紙的燃點為283℃,而水的沸點為100℃。 水沸騰后不會繼續升溫,因此紙鍋不會著火。
4. 光沿直線傳播
裝備:一張紙; 一把刀; 陽光或手電筒
現象:在紙上剪出不同形狀的小孔,在陽光下照射,形成圓形光斑。
原理:小孔成像產生倒立的實像,因此光斑形狀與光源形狀有關。
中國公共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