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世界的知識點 一、參考物體 1、定義:為了研究物體運動而假設靜止的物體稱為參考物體。 2.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參考物體。 通常根據研究問題的方便程度來選擇參考對象。 例如,在研究地面物體的運動時,常常選擇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作為參考物體。 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提及參考對象。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同一對象是移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考對象。 這就是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研究對象本身作為參照對象,因為研究對象始終是靜態的。 例一、詩句“滿眼都是風景,看山好像要來迎接你,仔細一看,山一動不動,是一艘航行的船”。 “看山如走迎客”和“是行船”選取的參考對象分別為2。坐在A車上的乘客向東行駛,看到路邊的樹木后退,同時也感到看到B車從A車后退。試解釋B車的運動。有三種情況:B車不動,B車向東運動,但速度不如A車。B車向西運動。 【10云昭通】行舟中坐著乘客。 我們說他是靜止的。 選取的參照物是(A.小屋B.河水C.河岸上的樹D.迎面而來的船[10樂山]小明的同學乘坐行駛中的滾動車時,感覺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他選擇的參考物體是 A. 滾動的汽車 B. 地面上的樹 D. 地面上建筑物的知識 Point 2. 機械運動的定義:在物理學中,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運動。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現象。 比較物體速度的方法: 比較同時出發的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的速度: 如果時間相同,距離越遠,百米跑者的速度越快比較: 如果距離相同,如果時間較短,百米跑者會比萬米跑者跑得快。 要比較速度,請使用:比較單位時間行駛的距離。 這種方法在實際問題中經常被用來比較物體運動的速度。 這種方法在物理學中也用于描述運動的速度。 例1、體育課上,甲、乙、丙三名同學進行了100米賽跑。 他們的成績分別為14.2S、13.7S、13.9S。 獲得第一名的學生就是那位學生。 在這里,對比一下三人的速度。 簡單的方法就是對相同距離和時間的短距離運動進行分類:(根據運動路線)曲線運動、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速度不變,沿直線運動稱為勻速直線運動。 B、速度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行進的距離。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速度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 變形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運輸中的單位是km/h。 m/s 單位是兩個單位中較大的一個。 換算:1m/s=3.6km/h。 人的行走速度的物理意義約為1.2m/s:人勻速行走時,1秒內移動1.2m,即4.32km/h。 速度圖像: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發生變化的運動稱為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總距離的總時間(要求某一距離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求出該距離和對應的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與方法:用秤測量距離,用秒表測量時間。
常識:人的步行速度為1.2m/s,自行車的速度為4m/s,大型客機的速度為900km/h,旅客列車的速度為140km/h,速度德國高速汽車的速度為108km/h,光速和無線電波的速度為3108m/s[10云宇熙]2009年柏林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m決賽中,尤塞恩·博爾特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用時9.58秒。 博爾特的速度非常快,但他始終沒有跑出電視作為參考。 如果摩托車的速度是36公里/小時,那么博爾特的速度_____(填寫“大于”、“小于”或“等于”)摩托車的速度。 【10年赤峰】到北京的距離約為510A,1minB,,,【10年昌平】下列現象不屬于機械運動(A.蠟燭燃燒B.電梯上升C.飛機飛行D.沉沒的潛艇知識點三、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測量,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項基本技能。物體與距離S和時間t無關。工具是刻度2。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要單位是公里(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納米(nm) 3、主要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1km==103μm==10-3μ1nm=10-9m4。 ,書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1cm,鉛筆芯直徑1mm,新鉛筆長度1.75dm,手掌寬度1dm,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測量方法:測量細銅線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小量時,常用累加法(當待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不夠精確時) ,可以將較小的物體堆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求出單個長度)物理課本上如何測量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一下物理課本上的紙的張數,記下總張數n,用毫米尺測量n張紙的厚度L。 那么一張紙的厚度就是L/n。 如何測量細銅線的直徑? 答案:將細銅線緊緊地纏繞在鉛筆桿上n次,形成螺線管。 使用刻度尺測量電磁閥的長度 L。 那么細銅線的直徑就是L/n。
有兩卷細銅線。 其中一卷的直徑為0.3毫米,而另一卷上的標簽已脫落。 如果只給你兩支一模一樣的新鉛筆,你能相對準確地算出它的直徑嗎? 寫出操作過程的數學表達式和細銅線的直徑。 答:兩卷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的細銅線,緊緊纏繞在兩支一模一樣的新鉛筆上,且線圈長度相等。 記錄下N1和N2的匝數初中物理物體的運動,即可計算出未知的銅線。 直徑D2=0.3N1/N2mmB、測量圖上兩點之間的距離、柱子的周長等常用來將曲線轉化為直線(在曲線上放一條不易拉伸的軟線) (要測量,標記起點和終點,然后拉動直接測量)給定一根軟銅線和一個秤,你能用圖集估算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度嗎? 答:用一根細銅線重疊在圖冊上的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上,然后將細銅線拉直,用尺子測量長度L,找出尺子,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C、測量游樂場跑道長度常用的滾輪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待測曲線滾動,記錄車輪轉數,計算曲線長度)D.測量硬幣、球、圓柱體的直徑高級常用輔助方法(對于無法直接用標尺測量的物體長度,可結合標尺三角形等進行測量)。 你能說出多少種測量圓柱體周長的方法? 1、用直尺和三角板測量圓柱體的直徑d。 周長是π。 將紙條緊緊地包裹在圓柱體上,并用針在重疊區域戳一個孔。 展開紙條并用刻度測量兩個孔之間的距離。 之間的距離。 1.將柱子直立放在紙上,用筆在邊緣畫一個圓,剪下來對折,用尺子測量折痕線的長度,即直徑,然后計算圓周。
,在圓柱體表面做標記,然后在平面上滾動一圈,用刻度尺測量起點到終點的距離。 你能想到多少種方法來測量硬幣的直徑? (簡述)、尺三角輔助法。 。 用筆將硬幣的邊緣對折,剪下來,然后對折,測量折痕的長度。 ,將硬幣在紙上滾動一次,測量周長并找到直徑。 1. 將硬幣平放在直尺上,讀取與硬幣左右兩側相切的兩條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6、秤的使用規則: A、“選擇”: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秤。 B、“觀察”:使用秤前,觀察其零刻度線和量程分度值。 C、“平放”秤測量長度時,尺子應沿著被測量的直線(靠近物體且不能歪斜)。 不利用磨損的零標記。 (用零標磨損的標尺測量物體時,從整個標尺開始) D、“看”: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尺面。 E、“讀取”:精確測量時,需要估算下一個分度值。 F.“記住”: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也可表示為:測量結果由精確值、估計值和單位組成)。 練習:兩個學生測量同一支筆的長度。 A測量的長度為12.82cm,B測量的長度為12.8cm。 如果兩個學生測量時沒有出現錯誤,那么結果不同的原因就是兩個量表的分度值不同。 如果這兩個學生使用的量表的分度值都是mm初中物理物體的運動,那么B學生的結果就是錯誤的。 原因是:沒有估計值。 二、誤差: 1、定義:測量值與真值之間的差異稱為誤差。
產生原因:測量工具、人為因素。 3、減少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4、錯誤只能減少,無法避免。 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使用規定和主觀疏忽而造成的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課內練習 1、填空 1、國際單位中,長度的主要單位是,長度的基本測量工具是,使用前注意觀察其、、、。 測量長度時,首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要實現的測量,然后根據測量要求進行選擇。 測量結果由 和 組成。 2、有兩個測量數據,分別為28.4厘米和50.30厘米。 試判斷: (1)測量第一個數據時所用工具的分度值為 ,準確值為 ,估計值為 3。填入下列數據的單位:學生身高為; 報紙的厚度約為 810-4 _____; 圓珠筆的長度為0; 桌子的高度大約是。 4、單位換算:頭發的直徑約為8.2微米,即米; 長城長約 6,700 公里或厘米; 一張紙的厚度為 71 微米或毫米。 房間面積85米 紙箱體積1.6010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度經我國有關專家測定為8848.13m。 通過這個公布的數據,可以判斷測量達到了準確度。 6、有同學測出物理書上150頁的厚度是5.4毫米,那么每張紙的厚度應該是微米。 7、一個邊長為1.2米的小立方盒子可以容納升或毫升的水。 8、有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細鋼絲的直徑:將細鋼絲緊緊地纏繞在鉛筆上32圈,然后用尺子測量。 測量線圈的長度為 ,細鋼絲的直徑為 。
2. 選擇題(本題共 20 題) 14.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是 A. 牛頓 B. 焦耳 D. 千克 15. 下列數據中,與長度最接近的一項初中物理課本是(A.20nm B.10 dm C.1m D.26cm 16. 教室門框高度最接近 A.1 米 B.2 米 C.5 米 D.8 米 17 .新中國2B鉛筆的長度約為A.17.5mm B.17.5cm C.17.5dm D.1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