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整理各學科學習方法
同學們都在刻苦復習,誰都想考個好成績。在歷年的中考中,涌現出不少高分高手,他們真的是天生的天才嗎?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他們一定有很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駕馭自己的智慧。下面就是高分高手們總結的心路歷程。
有位老師說過,中考的成敗取決于語文。語文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的語文成績不太好,一直在100分左右徘徊。我買了很多輔導書,讓老師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作文。經過無數次的努力,我的語文成績提高了,名次也上升到了前面。
我在這里想把我在語文奮斗路上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大家。首先,語文的基礎題,比如背誦古詩、名著、文言文、綜合學習,雖然占的分不多,但是很容易丟分。語文的知識點很多,一旦掌握不好,這里丟一點,那里丟一點,就會成為語文考試的遺憾。很多同學覺得背六卷古詩、現代詩,只能得幾分,不值得。但是我想說的是,背古詩難道就為了那幾分嗎?難道就不能加幾句古詩來潤色作文嗎?“風吹臉不冷”,朱自清的這句古詩用得如此貼切、如此優美。做完數學題,拿起語文課本背古詩,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嗎?
再說閱讀和寫作,閱讀的答題方法是固定的,同學們在中考前就掌握語文閱讀的答題套路,但不要等到中考臨近才去背,初三的時候就背,初三甚至初二的時候也可以用,用得越多就越熟練,寫作文就越完整有條理,這樣考官才能給你滿分!
最后就是作文了,平時的周記里的材料可以作為你的作文素材,平時生活中要多寫。作文選材要新穎,事件要真實,要有真情實感,情緒表達要自然。一篇作文,先看材料,材料好的話,要反復修改幾遍,直到你覺得完美為止。然后背下來,留著中考用。
這次數學考試我考得不錯,滿分120分,這得益于我平時的刻苦訓練,對課程和難點問題的深入鉆研,以及每天認真做練習的習慣,這些都是我能夠拿滿分的原因。
學生的數學學習還是老一套,數學公式,幾何圖形的性質,函數的性質等等都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我們班有的學生數學不好,每次做題都會問我,為什么我有思路,他卻沒有思路,我很快寫了很多答案,他卻留下很多空白,我告訴你要多做題才能掌握知識。
有一天他來問我一道題,我在給他講解題目的時候,問他某個角是多少度,他反應了半天,告訴我不知道。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到圓周角是圓心角的一半,切線垂直于切點與圓心的半徑這兩個知識。很基礎的,但是我同學掌握的不好,做題的時候當然就沒頭緒了。這再一次強調了基礎的重要性,每個同學都要注意基礎,把基礎打牢,基礎不牢,整個世界就動搖了。一個小小的知識缺口,可能就導致你整道題都沒頭緒,這是很危險的。
接下來說一下相似性這個幾何難點,還有二次函數。最后一道函數和幾何相結合的題目會非常難,需要大家多做練習來整理思路。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批改本,很多家長和老師可能都督促過學生這樣做。有些老師也會定期檢查批改本,檢查學生是否把錯題都整理出來了。
有些學生的字跡很漂亮,作業整理得也很仔細,一字一句。一個學期下來,他們恨不得有三五本糾錯本,大題小題、難題簡單題都放在一起。看著很順眼,但實際作用能有多大?試想一下,考試在即,你真的有勇氣把那三五本糾錯本看完嗎?要花多長時間?能有多大作用?
有同學說:“我在整理的時候,會把我覺得重要的部分勾掉,考前再把勾掉的部分作為重點。”是的,這的確是個好主意,但是沒有勾掉的部分,你可能就再也不會看了,這樣有什么意義呢?難道只是為了湊數嗎?
學習態度的問題我之前也提到過,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老師和家長的事。如何學好學好,效率高呢?這里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批改本分成兩部分,可以把前面五六頁留白,作為積累考試經驗的一種方式,考試時不小心犯的錯誤和犯錯的原因不用抄下來,只要在考前寫一小段漢字提醒自己就可以了。后面五六頁就是你整理難題的空間了。把原題抄下來,把答案簡單寫下來,不需要太全,畢竟答對原題的概率很小。每道題用到的重點知識點,當時為什么沒答對,下次要注意什么,都寫下來。這些才是考前應該重點關注的,而不是把批改本整理好再看一遍,走走過場,然后羨慕別人考高分,因為有些同學的方法就是錯的。
數學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按順序做,因為數學試卷難度會越來越大。先從容易的開始,但是如果選擇填空題的最后一道題太難,就大膽果斷地跳過,先搶能搶到的分,把難的題留到最后。但是要注意,回去做難的題的時候,一定要從頭再看一遍題目,把題目里的所有情況都寫在或者標記在草稿紙上,然后再分析一遍。選擇填空題如果不會做,可以用排除法和測量法,只要會做,就可以試一試。中考是成是敗,沒人在乎你用什么方法考了高分。
這次英語考試我考得不錯,118分,扣了兩分。我覺得除了掌握單詞和重要短語,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外,做練習非常重要。做練習可以幫助你提高答題速度。英語試卷最后的閱讀題一般都比較難,你可能會讀得磕磕絆絆,需要看很多遍,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只有你能快速、正確率高的回答前35道選擇題,才能為后面的閱讀和完形填空提供足夠的時間。英語一定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大量的積累練習。
同時初三學霸學習方法,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英語尤其需要一些課外的學習,在家背單詞,看中英雙語小說,或者學習新概念英語、中考英語等課程都是不錯的選擇。
物理試卷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畫圖題、實驗探索題、綜合應用題組成。
單選題的失分可能在阿基米德原理與浮力、動、靜摩擦力的分析比較,或者給你一個日常生活中比較新穎的物品,告訴你它的作用,讓你分析它的特性。要求我們充分掌握比熱容、熱值、浮力、壓強等基礎知識,然后在作答時根據題目情況靈活運用。多項選擇題如果有不確定的選項,盡量少選,多項選擇題是允許失分的,因為題目給出的選項語言可能比較模糊,即使是最優秀的學生也會因為分析不準確而失分。
填空題是容易拿分的題,所以填空題的分數要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填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打錯字,是相機不是照相機,因為打錯字丟分太不值得了!!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每道填空題的空格都是相通的,仔細看題目,分析第一個空格的時候不要跑題,否則可能會丟掉全部分數!!
作圖題要注意題目要求,重力或者張力,仔細看。計算題要背公式,多加練習。計算題不是扣分的地方。
最后就是實驗探究題,這個環節可能大家比較困惑,實驗探究題怎么評分?為什么我寫了好多卻沒有得分?實驗題評分有幾個重點,首先不管描述什么,一定要注意控制變量,如果不寫控制變量,就白白丟分了。然后,在學習新課的時候,老師可能會提出關于實驗的問題讓大家思考,學生也可能會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可能成為實驗題的敘述題,要求大家上課認真聽物理老師講課,在腦子里認真記,有條件的話可以記在筆記本里,以后多拿出來看。當你在考場上發現這個敘述題自己沒見過,沒有頭緒的時候,就要看題目,找出題目里的關鍵詞,看看能不能給你啟發。在一些輔導書里,也會有一些比較難的物理實驗,大家可以自己做,把有什么問題記下來,然后問老師。
化學是一門比較簡單的學科,這里分為三個步驟,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提高成績的方法。
第一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你記住了基本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反應現象、溶解度、物質的溶解度,那么化學考試中的基礎題目就不會成為問題,你可以拿到41、42、43分的化學成績。
第二步:了解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能夠總結出各種離子的非共存規律,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解題時熟練運用幾個公式,也就是把課本內容學透了。其實不難,只要即將升入初三的同學在假期里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可以在初三階段一步步地把化學學好。畢竟化學高考只包含初三的內容,內容并不多。
第三步:初三的時候,你應該創建一個化學思路筆記本。你可以利用筆記本的背面,在正面做筆記,在背面整理思路。你整理的是敘述題的思路和最后的妙算。中考前,回顧你整理的思路,以便更好地完成敘述題,并抓住最后的兩三點。
1. 地毯式清掃。首先,把需要復習的基本知識過一遍。目標是盡可能全面,不遺漏任何內容,即使是閱讀材料或文本筆記。像蝗蟲一樣,掃除一切,不留任何痕跡。
2. 綜合理解。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尋找各章各節知識之間的聯系。目標是從局部到整體,從整體把握局部。多思考,多嘗試。
3、知識的應用。做練習,各種練習。盡量通過各種形式的解題,練習知識的應用。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撿“糟粕”。即查漏補缺。通過反復復習,一方面可以鞏固知識、記憶,另一方面可以發現錯誤、填補空白,從而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識掌握,提高能力。
5、“翻餅做餅”。復習就像“做餅”,要翻幾遍才能煎透,不翻幾遍就會半熟。記憶也需要強化,沒有反復強化很難記住。所以復習需要兩三遍才能完成。
6、基礎,還是基礎。復習的時候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復習材料等著我們去做。千頭萬緒,抓住基礎。什么叫基礎?就是基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大綱和考試的主要要求。在“四基”的基礎上,掌握解題的基本思路。
解題思路是在扎實的基礎知識基礎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起點。不管題目有多難,無非是基礎的組合或者變異。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我們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那就是抓住基礎。記住:基礎,還是基礎。
7、要“記”要“活”。歷史科目中,需要記的東西很多,比如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史料的要點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記硬背”,需要通過反復的重復來強化記憶。歷史是一門需要大量機械記憶的學科,但在考試中,需要靈活運用記憶的材料,這不僅需要牢記,還需要理解,理解得活靈活現,這就叫“記”要“活”。不但學歷史,地理、政治,甚至物理、化學、生物都需要“記”要“活”。
8、“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只要奮斗就會勝利。”這是電視劇《十七歲別哭》中的一句臺詞。考試需要有好的心態和勇氣。“努力奮斗”是一種參與的心態,一種敢于拼搏、敢于勝利的心態,一種挑戰的精神。無論是復習還是在考場上,都需要情緒飽滿、精神抖擻,不消沉無精打采,興奮而不呆滯,勇敢而不怯懦。
“只求勝者不能勝,不想輸者必勝。”“想勝”是我們追求的“上限”,不想輸是我們的“下限”。“想勝”需要付出努力,因此緊張被動,“不想輸”是防守姿態,因此更加輕松主動。顯然,后者更加放松。在放松的心態下,人們往往表現正常,取得好成績。
9、“一個心理素質健康的人,應該做到兩點:心情低落時,能振作起來;壓力過大時,能原諒自己,不發脾氣。”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能夠控制自己、主宰自己,使心理狀態保持在最佳狀態。隨機應變,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起作用。對立相輔相成,是萬物的辯證法。心理素質弱,就意味著放棄主觀能動性,而心理素質健康,則使我們更加“堅韌”——能夠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心態,克服所面臨的困難。
10、“中考從根本上講是對一個人實力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考察。”實力是基礎和資本,心理素質則是發揮實力和資本的條件。要懂得利用“資本”,沒有資本就做不了生意,有資本做生意也有虧本的情況。
11、復習是為了積累實力和資本,而考試則需要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獲得最大的收益。一位考生說:“我考試總是一頭霧水,但大考總能名列前茅,也許是心理調節能力好?”的確,最可怕的是大考時迷茫,小考時稍有迷茫,沒考時不迷茫。
12、“強科變強,弱科不弱;強科有弱項,弱科有強項。”一個人考試時幾門科目都有強項和弱項,這是很正常的。復習策略是強化強項,扶持弱項。有的同學只補弱項,忽略強項;有的同學放棄弱項,集中攻強項。總體來說,并不明智。強項上不要有“水分”,弱項上要有突破。這大概是一種很聰明的策略。
13、“弱科要努力追上,達到中等以上;好科要突出,成為真正的強項。”這里的道理和上面類似,也是處理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策略。中考是“團隊競賽”,要爭取整體勝利,不能只顧一處而忽略另一處。
14、“該記的要記,不用記的就別記。”為了減輕記憶負擔,可以偷懶的地方就沒必要努力——該記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根據知識的特點,在記憶與理解之間,知識可以分為四種:只需理解,不用背誦;只需記住,不用理解(只記);只有記憶才能理解;只有記憶才能記住。這里我們實現的就是“最小努力原則”滾動復習法。先復習第一章,再復習第二章,然后把第一章和第二章一起復習;再復習第三章,然后把第一、二、三章一起復習……如此反復,就像“滾動”一樣。這種復習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復習得比較扎實,而且因為符合記憶規律,所以效果不錯。
15、過度復習法:記憶存在“收益遞減規律”,即隨著記憶次數的增加,復習已記憶內容的效率會降低。為了抵消這種“收益遞減”,一些學生采取“過度復習法”,即再花3分鐘來記憶原本需要10分鐘才能記住的內容——形成一種“過度復習”,以不受“收益遞減”的影響。
16.“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兩次。”如果你在復習時犯了一道題的錯誤,一旦你弄明白了,就不要放過它。失敗是成功之母。你從失敗中得到的更多,從成功中得到的更少。這就是它的含義。你失敗過的事情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17、掌握應試技巧。“基礎題全部答對;通用題不要浪費一點分數;較難的題盡量答對,答錯了也不要后悔。”這是答卷時應遵循的策略。考試總有難的題和易的題,一般可分為基礎題、通用題和較難的題。上述策略非常明智和可取:“易題不丟分,難題不零分。”要保住該保住的往往不容易,因為面對易題很容易大意。因此,保證不丟易題的分數也很重要。難題不零分,是永不放棄的進取精神的體現,要頑強拼搏到最后一刻。
18、“繞過障礙再反擊”。考試中難免會遇到難題,如果努力了還是無法解決,就應該主動放棄,不要無休止地浪費時間。做完其他題目后,很有可能思維被激活,用逆向思維就能解決該題目。考試時間有限,需要有策略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到更多的分數。
19.“以研究的態度對待考試題目。”淡化分數意識可能是緩解緊張情緒的好方法。因此,以研究的態度對待考試題目將有助于我們在考場上發揮出最佳水平。有時,擁有正常的心態比擁有不正常的心態更有益。
20.“少犯錯誤,勝過多走妙棋。”這是韓國著名棋手李昌鎬的名言英語作文,他講的是下棋,但也是我們的考試參考,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好、成績好的同學來說,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初三學霸學習方法,創造高分,減少錯誤是最重要的。
21、關鍵是培養興趣。美國教育學者布魯納說:“對學生最好的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還有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非要做一件自己沒興趣的事,何不帶著興趣去做,百看不厭呢?比如政治,因為它比較理論化,枯燥無味,就應該多培養對政治的興趣。平時多關注國家大政方針。遇到問題,還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公務員,想象公務員如何解決問題。這樣,政治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其實,政治就在我們身邊。
22. 不要把作業帶回家。上課要認真,上課要高效。確保完成學校的所有學習,不要把作業帶回家。這樣,你在家的時間就屬于你自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
23、我喜歡記筆記,筆記要整齊、全面。對于把握知識體系、梳理、復習知識脈絡非常重要。有了筆記,往往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復習,溫故而知新。
24、“不要把中考想象成可怕的事情。”初三的心情應該很好,不應該是痛苦的,而應該是充實的。不要緊張,現在開始還不晚,只要你努力,一定會有回報的。
25、善于總結探索。做題時,要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積極總結,探索新方法;不要為了做題而做題,要積極追求題目與答案之間的必然聯系,讓題目變得生動活潑。
26. 成績和運氣是關鍵。注意考試策略。實力只是其中一部分。認真對待定期考試。積累經驗并從中學習。
27、班里的學習氛圍很重要,班里就像一個大家庭,好朋友有共同的興趣,在壓力下也能快樂地學習,同學之間相處融洽,經常開玩笑,笑聲不斷,復習的時候可以提問,氛圍很好。
28. 合理安排時間。提前準備,后期就不會緊張。各科目要均衡,稍稍側重一些。不要只注重一科而忽略其他科目,避免選修弱科。
29、保持好心情。不管外面的生活有多么復雜,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心情,處理好與老師、同學的關系,與老師互相欣賞,不要把同學當成對手,要以健康的方式與同學競爭。
學習只是一種方法,而不是目的!請記住這句話。我們用學習的方法努力提高自己。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不要放棄自己的愛好,堅持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