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中一物理課必修一知識點匯總筆記#】高中一物理課必修一知識點解析筆記由?為大家整理。 學(xué)會自主學(xué)習(xí)、掌握合理的學(xué)習(xí)方法在高中物理學(xué)習(xí)中十分重要。 合理的方法可以使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上)
1、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 k 的值等于在單位質(zhì)量的物體上產(chǎn)生單位加速度的力的大小。在國際單位制中,k=1。
4、當物體由一種特性轉(zhuǎn)變?yōu)榱硪环N特性時,這種過渡狀態(tài)叫做臨界狀態(tài)。
5、極限分析法(預(yù)測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適當?shù)剡x擇一個變化的物理量,并將其推向極值,使臨界現(xiàn)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的特點:
①矢量性:任何時刻加速度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②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chǎn)生/變化/消失,力是加速度的原因。
③相對性:a是相對于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
④ 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產(chǎn)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互相之間不受影響。
2.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下)
速度:
用來描述粒子運動速度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行進該距離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是,方向與位移相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
(2)瞬時速度:是質(zhì)點在某一時刻或經(jīng)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地改變運動的快慢。瞬時速度的大小為稱為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3.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三)
運動圖像(僅限線性運動)
1.xt圖(即位移圖)
(1)垂直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變速的直線運動;水平的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的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值或負值表示速度的方向。
2. vt 圖像(速度圖像)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速度加快;水平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且速度均勻;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加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發(fā)生變化)。
(3)縱坐標表示速度,縱坐標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的正值或負值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值或負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代表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代表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代表負位移。
4.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4部分
拉緊:
(1)內(nèi)容:一個變形的物體,為了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會對與其接觸的、也使其變形的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個力叫做彈力。
(2)條件:
①聯(lián)系方式;
②變形。
但物體的變形不能超過彈性極限。
(3)彈力的方向與產(chǎn)生彈力的變形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之間產(chǎn)生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垂直于通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平面;點面接觸產(chǎn)生的彈力方向垂直于曲面;繩索產(chǎn)生的彈力方向沿著繩子所在的直線。
(4)尺寸:
①彈簧的彈力按F=kx計算。
②一般來說,彈力的大小與同時作用于物體上的其他力以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guān),需結(jié)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來確定。
5.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五部分
物體在共同作用力作用下的平衡
1. 物體在共同作用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tài)
(1)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線運動,我們說該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
(2)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保持不變,加速度為零。這是物體在同時作用的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運動學(xué)特性。軍隊。
2.物體在共向力作用下的平衡條件
物體在匯流力作用下的平衡條件是凈力為零,即 = 0
(1)兩力平衡:兩股共線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2)三力平衡:三個共線力必定在同一平面內(nèi),且其中任意兩個力的合力都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須由第三個力來平衡。
(3)如果物體在三個或三個以上共同作用的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通常可以采用正交分解,則必須有:
=F1x+F2x+………+Fnx=0
=F1y+F2y+………+Fny=0(按接觸面或按運動方向分解)
6.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六部分
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做相等的位移,這種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zhì)點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所作的位移相等,質(zhì)點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所行進的距離相等,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zhì)點的位移與距離相等。相等時間內(nèi)的粒子數(shù)是相等的。
(2)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與vt圖
(1)位移圖(xt圖)是在縱軸上顯示物體的位移、在橫軸上顯示時間的圖表。
運動定律的數(shù)學(xué)圖形,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形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是一條與橫軸(時間軸)平行的直線。
7.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七部分
距離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質(zhì)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距離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從起始位置到終止位置的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從起始位置到終止位置的直線距離。物體。距離是一個標量,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它的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guān)。
(3)一般來說,運動物體所行進的距離與位移的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zhì)點沿單一方向做直線運動時,距離與位移才會相等。
(4)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是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距離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例如,如果某人從O點步行50米,我們無法分辨最終的位置在哪里。
8.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8部分
探索彈性
1. 變形的物體會對其接觸的物體施加一個力,使其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這個力叫做彈力。
2、彈力的方向垂直于兩物體接觸面,與引起變形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fù)方向相同。
繩索的彈力是沿著繩索收縮方向的;鉸鏈的彈力是沿著桿件方向的;硬桿的彈力不一定是沿著桿件方向的。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垂直于它們接觸點的公共切平面。
3、在彈性極限內(nèi),彈簧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這就是胡克定律。
函數(shù)f=kx
4、上式中的k稱為彈簧剛度系數(shù)(剛性系數(shù)),它反映彈簧變形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1/k=1/k1+1/k2 并聯(lián):k=k1+k2
9.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九部分
彈性
1. 定義:物體變形后,會對其接觸的物體施加一個力,使之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這個力叫彈力。
2.條件:
(1)兩個物體必須直接接觸。
(2)測量物體接觸點處有彈性變形(彈力即接觸力)。
3、方向:彈力的方向與施加力的物體的變形方向相反。
4. 確定彈力方向的方法
(1)彈簧兩端彈力的方向與彈簧的中心軸重合,指向彈簧恢復(fù)原狀的方向。彈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壓力;對于彈簧平衡,就只是緊張而已。
(2)輕繩對物體的彈力,作用方向是順著繩子,順著繩子收縮的方向,也就是只是一種拉力。
(3)當某點接觸某面時,彈力的方向通過接觸點,垂直于接觸面(或接觸面的切線方向),指向接受力的物體。
(4)當兩個表面接觸時,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接受力的物體。
(5)當球接觸表面時,彈力的方向位于連接接觸點和球中心的線上,并指向接受力的物體。
(6)球接觸時彈力的方向沿半徑方向,垂直于通過接觸點的公共切平面,指向受力物體。
(7)光桿的彈力方向可以是沿桿體方向,也可以是不沿桿體方向,光桿可以提供拉力,也可以提供壓力。
(8)根據(jù)物體的運動和動力學(xué)規(guī)律進行判斷。
闡明:
①壓力和支撐力的方向始終垂直于接觸面(若是曲面,則垂直于過接觸點的截面),并指向被壓或支撐的物體。
② 繩索受拉力的方向總是順著繩索本身,且與繩索收縮的方向一致。
③桿既能產(chǎn)生拉力,又能產(chǎn)生壓力,且能產(chǎn)生不同方向的力,這是桿的受力特性,桿一端所受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是沿著桿的方向。
10.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十部分
牛頓第一定律
定義:一切物體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的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
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2.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而不是力。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3、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本身的特性決定,與外界因素?zé)o關(guān)。
4、慣性無法克服,但可以利用慣性去做事或防止其負面影響。
5. 不要混淆慣性概念和慣性定律。慣性是一切事物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屬性,而慣性定律則是物體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運動規(guī)律。受到外力作用。
11.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11部分
物體的速度
物體行進的距離與所花時間的比率稱為速度。
平均速度(對應(yīng)位移、時間間隔)
物體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該位移所用時間t之比,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為m/s。
速度=速度/時間
瞬時速度(對應(yīng)此刻的位置)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前后無限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經(jīng)過運動軌跡上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是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12.高中物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jié)第12部分
時間位移
時間和時刻
1、時鐘上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yīng)著某一時刻,這個時刻叫時刻,時刻對應(yīng)著時間軸上的某個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叫時間,對應(yīng)著時間軸上的一個時間段。
△t=t2-t1
2. 時間和瞬間的單位是秒,用s表示。其他常用單位有min、h等。
3. 問題中的初始時刻通常被取為零點。
距離和位移
1、距離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一個標量。
2、物體運動的起點到運動的終點的有向線段叫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xué)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叫做標量;同時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4、只有當質(zhì)點沿一個方向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距離,兩者的計算規(guī)則不同。
=推薦相關(guān)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