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嗎?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這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難點。要理解兩者的區別:
首先需要熟悉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總結如下:1、在物距大于1倍焦距之前,存在“物近時像變大,物遠時像變小”的特點。意思是說初中物理成像規律,當物距大于1倍焦距時,隨著物距的減小,像距會增加,像也會增大,反之亦然。2、當物距等于1倍焦距時,不成像;當物距小于1倍焦距時,在鏡頭的物側會成虛像。3、實像為倒立,虛像為正立。
其次,需要了解凸透鏡的一般應用。
最后,你必須明白,常見的望遠鏡或顯微鏡不過是一個凸透鏡網校頭條,形成兩次圖像。
二者的區別為:1、由于顯微鏡的物體距離物鏡很近,在1倍至2倍焦距之間,通過物鏡形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其物鏡原理與投影儀相似。2、由于望遠鏡的物體距離物鏡較遠,在2倍焦距以外,通過物鏡形成的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初中物理成像規律,其物鏡原理與照相機相似。
相同之處在于兩者的目鏡都具有放大作用,類似于放大鏡。
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以下疑問:既然物體通過望遠鏡物鏡成像是倒立縮小的像,那我們怎樣才能看清楚遠處的事物呢?首先,雖然物鏡成像是倒立縮小的像,但是目鏡會將成像重新放大;其次,能否看清楚遠處的物體,更多的取決于物體到人眼的視角,也就是物體兩端的光線在人眼處所形成的夾角??傊?,雖然物體通過物鏡成像較小,但是視角較大,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