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各市、區教育裝備部門、有關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教育裝備應用水平,鼓勵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充分運用教育裝備技術,
研究決定邀請近年來在自制教具、中小學精品實驗教學課程、實驗操作技能競賽等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優秀學生。
蘇州市教師參加蘇州市教育裝備工作會議初中物理創新實驗獲獎,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 會議時間:
報到時間為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下午1點30分,會議于下午2點開始留學之路,持續半天。
2. 集合地點:
蘇州市胥江實驗中學(蘇州市勞動路1150號)。
3. 參加者:
1、2008年江蘇省“四個扶持”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大賽蘇州賽區獲獎名單。(詳情見附件)
一)
2、2008年度蘇州市自制教具獎獲獎名單(詳見附件2)。
3、2007、2008年度蘇州市優秀生物、物理、化學實驗課競賽獲獎名單(詳見附件3)。
4.2008年度江蘇省初中生物優秀實驗教學課程獎獲獎名單。(詳見附件4)
5.2007年度、2008年度江蘇省初中物理優秀實驗教學課程獎獲獎名單(詳見附件5)
四、其他事項:
各市、區教育裝備部門負責通知轄區內相關教師參會并提供車輛接送。
蘇州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助學管理辦公室
2009 年 4 月 21 日
附錄:
1、2008年江蘇省“四個支持”工程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技能競賽蘇州賽區獲獎名單。
2、2008年度蘇州市中小學自制教具獲獎名單。
3.2007年度、2008年度蘇州市優秀生物、物理、化學實驗課競賽獲獎名單。
4.2008年度江蘇省初中生物學優秀實驗教學課獲獎名單。
5.2007年度、2008年度江蘇省優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程獲獎名單。
附件一
吳江市
南馬中學潘永泉一等獎
2平望二中 盛建國 一等獎
3金家壩中學吳慶峰榮獲二等獎
4桃園中學吉慧忠 二等獎
5盛澤一中 姚順根 二等獎
6同里中學補習瑞明三等獎
7宛平學校 崔照偉 三等獎
8 震澤一中丁祥軍獲三等獎
9.廟港中學孫鳳春 三等獎
10
吳中區
木瀆實驗中學一等獎 梁榮
11胥口中學夏建平二等獎
12 國祥中學 吳林娣 二等獎
13 臨湖二中 薛根明 三等獎
14 東山中學 陸水明 三等獎
15 甪直中學 范海波 三等獎
16 橫涇中學張志軍獲三等獎
17
常熟
張橋中學楊建剛一等獎
18虎撲中學 張婷 三等獎
19海榆中學吳博三等獎
20
張家港市
香港初級中學顏先娟一等獎
21 合興初級中學 陳少東 三等獎
22 南豐中學 毛偉俊 二等獎
23 港口中學 金浩翔 三等獎
24 東沙學校 朱國慶 三等獎
25 塘橋初級中學 唐燕 三等獎
26 新城初級中學高傳剛榮獲三等獎
27 相城區春申中學 鄧雪峰 一等獎
二十八
太倉市
六合鎮新塘學校 周武林 三等獎
29榮文學校 王偉峰 三等獎
三十
公園
公園六中顧永健三等獎
31 唯亭中學 查建軍 三等獎
32 昆山市亭林中學 吳強 三等獎
附件二
獲獎情況 學校名稱 自制教具制作者 自制教具名稱
一等獎
江建,相城區魯木高級中學初中物理創新實驗獲獎,受迫振動與共振演示裝置
黃偉良 張家港市育樂高級中學 動感音箱校長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袁英杰
二等獎
邵永剛 太倉沙溪實驗中學 快速過濾器
吳中區郭巷中學何益民的電磁鐵演示器
張家港市第六中學潘冰峰、王秋曉光的《反射與折射》
吳中區蘇源高級中學長距離輸電演示儀 朱健康
李想的滑動變阻器原理演示器在蘇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張家港市第三中學江平粉塵爆炸實驗裝置
三等獎 吳江經濟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 白小忠 重力方向演示儀
太倉二中張萍
吳中區圖書館 閆金福 微型起重機 發電機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陳暉 超重、失重探索演示裝置1、2、3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魏川川紅蠟燭塊實驗演示教具
張家港市新城初級中學高壓線與水壓的類比
吳中區蘇源高級中學朱健康現身互動演示儀
吳中區迎春中學宏昌金光混合演示儀(一)
吳中區象山中學王燕 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
太倉沙溪實驗中學邵永剛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獲獎情況 學校名稱 自制教具制作者 自制教具名稱
一等獎
吳中區臨湖第二中心小學盧星官、潘永彪制作的浮力實驗裝置
蘇州高新區滸樹關中心小學曹麗萍電磁學教學板(7片裝)
顧超的飛機升力演示器在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心小學
二等獎
吳江市梅堰實驗小學金德榮隨手“擺放”實驗裝置
吳江市盛澤中心小學沈建剛金屬熱導率對比演示裝置
常熟市支塘中心小學吳浩物體沉浮實驗裝置
張家港市金峰中心小學黃培清觀景箱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心小學 喇叭、電磁鐵 宋敏芳
邵東在蘇州市實驗小學東校區制作的熱傳導演示器
三等獎
蘇州高新區同安中心小學張學良天氣日歷
陽光下的影子示范者 吳江市蘆絮第二中心小學 唐春華
吳江市盛澤第二中心小學姚水榮、王秀全:耳朵的結構和功能
吳江市震澤實驗小學李偉明多功能光學演示實驗箱
吳江市蘆絮第二中心小學 陶森華 唐春華 多功能電路演示器
吳中區木瀆第五小學馬燕家的燈泡壞了
薌城區蠡口實驗小學陳秋峰改進的牛頓板裝置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心小學顧朝紅綠燈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中心小學宋敏芳電機
附件三
2007、2008年度蘇州市優秀生物、物理、化學
實驗課程競賽獲獎者
初中物理創新實驗設計、初中物理精品實驗教學課程
初中物理創新實驗設計獲獎名單:
創新實驗設計 姓名 學校 作者 獲獎者
熱傳媒,吳江銅羅中學,朱建,一等獎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實驗
改善
張家港市鳳凰中學
陳向紅、肖銀江、
張健
二等獎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實際應用
改進
張家港市大新中學薛建強、蔡文慧同學榮獲二等獎
《水往高處流》 李翔 田家炳實驗學校三等獎
《光的折射規律演示儀》 唐曉婷 太倉市沙溪二中 三等獎
探索浸入液體的物體
浮力的成因
蘇州市第二十六中學徐文斌同學榮獲三等獎
使用橢圓形橫截面玻璃瓶來展示
出現輕微變形
吳江市廟港中學陳榮高三等獎
初中物理優秀實驗教學課獲獎名單:
姓名 學校 作者 備注 獲獎者
相機和眼睛
視力矯正
太倉市實驗中學葉建城市初級中學系列一等獎
常熟一中黃歡作品《光的直線傳播》獲市區初中系列二等獎
《鏡頭》凌曉東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 市區初中系列作品二等獎
《升華與凝結》袁敏芳 張家港市塘橋初級中學 農村初中系列作品一等獎
張家港市景振興農村初級中學系列作品《滑輪》二等獎
《浮力》牛曙光 常熟市莘莊中學 農村初中系列作品二等獎
化學實驗教學精品課程
順序
數字
獎項
健康)狀況
學校
輔導
老師
主題
頭等艙
獎
蘇州立達學校薛蕾堿式碳酸銅性質研究
2 朱亞明 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實驗室二氧化碳的制備
二等艙
獎
陳艷紅,蘇州市南環中學,二氧化碳與堿的反應
4 工業園一中朱學林利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5 饅頭為什么會變甜? - 對比實驗設計
6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 張偉 初中化學-第四章第一節燃燒與滅火
三等艙
獎
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 鄒漢江
讓生活充滿陽光——氧氣對比實驗
探索
8 太倉市第二中學 閆偉忠 初中化學復習——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9 太倉新區中學的陶悅學化學學什么專業?
10 太倉實驗中學曹康空氣成分
11 王文平 蘇州工業園區第三中學 影響燃燒的因素
12 常熟市實驗中學 蔣麗紅 神奇的二氧化碳
順序
數字
獎項
健康)狀況
學校
輔導
老師
主題
頭等艙
獎
蘇州立達學校張沖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
2 蘇州工業園區七中邱艷華老師《植物蒸騰作用》教學設計
二等艙
獎
朱建彪,蘇州市南環中學,能源的釋放與利用
4 常熟一中吳毅《根系吸水》
5 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周小燕探究煙草提取物對金魚呼吸頻率的影響
6 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 張桂紅,《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等艙
獎
焦民科 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水中動物——觀察河蚌
8 邵永剛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 第一節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二)——血液
9 太倉新區中學黃霞練習使用顯微鏡
10 錢立剛 太倉一中
嘗試探索水溫變化對金魚呼吸頻率的影響
影響
11、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學校陳小祥設計的血液循環教案
附件四
2008年度江蘇省初中生物優秀實驗教學課獲獎名單
蘇州立達學校 張沖 《探索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性》
蘇州工業園區第七中學 邱艷華 《“植物蒸騰作用”的教學設計》
蘇州市南環中學朱建彪《能源的釋放與利用》
常熟一中吳毅《根系吸水》
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周小燕《探索煙草提取物
對金魚呼吸頻率的影響
張桂紅 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 《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附件 5
2007、2008年度江蘇省初中物理優秀實驗教學課程獲獎名單
2007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葉建《照相機與視力矯正》
張家港市塘橋初級中學袁敏芳《升華與凝結》
黃歡,常熟一中,《光的直線傳播》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凌曉東《鏡頭》
景振興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滑輪”
常熟市莘莊中學牛曙光《浮力》
蘇州立達學校薛雷,《堿式碳酸銅性質的探討》
吳中區木瀆實驗中學朱亞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
蘇州市南環中學陳艷紅《二氧化碳與堿的反應》
蘇州工業園區第一中學朱學林:《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張家港市胡漕港中學饒洪亮《饅頭為什么越來越甜了》
太倉市沙溪實驗中學 張偉《燃燒與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