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Na2CO3是強堿弱酸鹽,在水中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氫根和碳酸,
存在一個水解平衡。所以在Na2CO3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 鈉離子,氫離子,碳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在分析電荷守恒前要寫出溶液中存在的全部離子
問題一:將具體濃度c數據化。設為1mol/L 即為c(Na2SO4)=1mol/L
那么取該種Na2SO4溶液1L 所含Na+有2mol 所含SO42-有1mol
溶液中離子濃度c(Na+)=2mol/L c(SO42-)=1mol/L
實質上,之所以個數比為1:2正是為了滿足電荷守恒。而鈉離子帶1個正電荷,硫酸根基團有兩個負電荷,必須由兩個鈉離子才能滿足電荷守恒。所以會得到這樣c(Na+)=2c(SO42-)=2c(Na2SO4) 式子
問題二:電荷守恒,這是混合溶液。硫酸根濃度有重復。只能根據電荷守恒算
那么每個Al離子帶三個單位正電荷 每個鉀離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每個硫酸根帶兩個單位負電荷 根據電荷守恒 必然3c(AL3+)+c(K+)=2c(SO42-)
由氯氣3.36L可知氯離子0.3mol,此時溶液中溴離子為0.3mol。設原來的溴化亞鐵為xmol,則原來的溴離子為2xmol,
(1)若亞鐵離子完全被氧化,由溶液呈電中性,可知,3x=0.3+0.3,得x=0.2,被氧化的溴離子為2x-0.3=0.1mol。0.15mol氯氣被還原,0.2mol亞鐵離子和0.1mol溴離子被氧化,得失電子守恒,沒問題。
(2)若亞鐵離子未被完全氧化,則現在的溴離子濃度與原來溴離子濃度相等,2x=0.3,得到x=0.15mol,而被還原的氯氣為0.15mol,也就是需要0.3mol電子,得失電子不守恒,矛盾。
綜上可知,原溶液中溴化亞鐵物質的量為0.2mol,濃度為2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