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動量守恒
法律………………………………………………………………
…11 實驗:探索碰撞中的不變性
數量…………………………………………………………22
數量守恒定律
(一)…………………………………………………………
……63 動量守恒定律
(二)…………………………………………………………
...114 觸摸
碰撞………………………………………………………………
………………145次后坐射擊
箭………………………………………………………………
……196 用動量概念表述牛頓第二定律
法律…………………………………………………………23 第17條
波粒二象性
性別………………………………………………………………
……271 能量量化:物理學的新時代
元…………………………………………………………282 科學
轉折點:光粒子
性別…………………………………………………………323
新頁面:粒子波
性別…………………………………………………………404 一般
速度
海浪………………………………………………………………
………………445 不確定性
領帶………………………………………………………………
…………46 第18章 原子結
結構………………………………………………………………
…………511電子
現在……………………………………………………………
…………522 原子核結構模型
類型………………………………………………………………5
73 氫原子光
分數………………………………………………………………
…………604 玻爾的原子模型
類型………………………………………………………………
……63
第 19 章 原子
核………………………………………………………………
…………73
1 原子核組
變得……………………………………………………………
……742 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改變……………………………………………………………
…793 檢測輻射的方法
法律………………………………………………………………
……834 放射性物質的應用與防護
保護…… ...
65 核力和鍵合
有能力的……………………………………………………………
906 重核裂變
改變………………………………………………………………
…………947 核聚變
改變………………………………………………………………
…………1008粒子與宇宙
宇宙………………………………………………………………
…………103
研究
研究………………………………………………………………
………………108
第3部分:高中物理選修課3-5全套教案
16.1 實驗:探索碰撞中的不變量
★ 新課程要求
1. 知識和技能
1.明確探索碰撞中不變量的基本思想。
2、了解兩個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物體碰撞前后的速度。
3.掌握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二)處理與
方法
1.學會根據實驗要求設計實驗,完成一定規律的探索
2.學會根據實驗數據進行猜測、探索和發現模式。
研究方法。(三)情緒、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并訓練他們的全面性、準確性和邏輯性的思維。
2.通過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培養學生的現實思維。
科學態度可以使學生靈活運用科學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問題,增強創新意識。
3.在猜測實驗數據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在現象、規律的語言解釋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能力,也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可以延伸到事物之間的關系。
聯通,融入社會。
★教學重點
碰撞中不變量的研究★教學難點:實驗數據的處理。
★教學方式
教師啟發、指導學生,學生獨立進行實驗、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輔助工具:
幻燈片、多媒體教學設備;完成實驗室提供的實驗
實驗設備,如氣墊導軌、滑塊等。
★ 課程安排 1節課 ★ 教學過程(一)新課件介紹
演示:
(1)臺球由于兩個球的碰撞而改變了運動狀態。
(2)微觀粒子因相互碰撞而改變狀態,甚至
一個粒子轉化成另一個粒子。師:碰撞是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經常遇到的事情。
運動中常見的現象是,當兩個物體碰撞時,它們的速度會發生變化
改變。
老師:當兩個物體的質量比不同時,它們的速度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樣本。
老師:在物理學中,研究運動量的守恒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本節通過實驗來探索碰撞過程中哪些物理量保持不變。
(保護)。
(二)開展新課1.實驗研究的基本思路1.1一維碰撞
老師:我們只研究最簡單的情況——兩個物體以相同的速度碰撞。
直線運動,碰撞后繼續沿同一直線運動。
這種碰撞稱為一維碰撞。課件:碰撞演示
如圖所示,A、B為懸空鋼球,將A球向上拉,使之
掛線與垂線成角a,出手后A球移動到最低點,與B球相交。
發生碰撞,碰撞后B球的擺動幅度為β角。設兩球質量mA=mB,
碰撞后,球A靜止不動貝語網校,球B以角度β=α擺動,也就是說碰撞后球A和B交換了位置。
速度;
若mAmB,碰撞后,球A、B一起向右擺動;
mA符號表示什么?
結論:上述現象說明,A球和B球碰撞后,它們的速度發生了變化。
當A、B球之間的質量關系發生變化時,速度的變化也會發生變化。
與 1.2 尋找不變量相同
老師:在一維碰撞中,與物體運動有關的唯一量是
物體的質量與速度。假設兩個物體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
碰撞前,它們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碰撞后,它們的速度為?。
v1?、v2
定義某一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碰撞前后速度的變化與物體質量m的關系可表示為
做出以下猜測:??m2v2? (1)m1v1?m2v2?m1v1
22
??m2v2? (2)m1v1?m2v2?m1v1
2
2
(3)
v1m1
10
v2m2
?v1m1
?v2m2
分析:
① 物體在碰撞前后質量保持不變,但質量不能描述物體的運動狀態。
狀態不是我們要找的“不變量”。 ②它必須處于各種碰撞情況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的量就是我們要尋找的不變量。
2.實驗條件的保證與實驗數據的測定
2.1 實驗必須保證碰撞是一維的,即兩個物體
前緣沿同一直線運動,碰撞后繼續沿同一直線運動;
2.2 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2.3 測量兩個物體碰撞前后的速度。 師:測量物體的速度。
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學生:討論。總結:
速度測量:可以充分利用所學的運動學知識,比如利用勻速
高速運動、水平拋擲運動,并借助滑槽、氣墊軌道、點計時器
和紙帶,達到實驗目的,控制實驗條件。課件:參考
示例 - 速度測量原理
如圖所示,滑塊上紅色的部分是擋光板。
寬度為L。氣墊軌道上的黃色框架上安裝有光控開關。
它與計時裝置連接高中物理選修3-5,組成光電計時裝置。
11
當擋光板通過時,擋住光線并開始計時,通過后不再擋光。
然后停止計時,設記錄的時間為t,則滑塊相當于L的位移
向上運動需時間t高中物理選修3-5,所以滑塊的勻速運動速度v=L/t。
3.實驗計劃
3.1 采用氣墊導軌進行碰撞試驗(如圖所示)
實驗記錄與分析(a-1)
實驗記錄與分析(a-2)
實驗記錄與分析(a-3)
實驗記錄與分析(二)
實驗記錄與分析—(c)
3.2 使用小型汽車研究碰撞
將點陣測量儀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并將紙帶穿過點陣測量儀。
汽車后面連接著一個定時器,讓A車移動,B車靜止。
兩車碰撞端分別裝有撞針和橡皮泥。
(轉載自:小龍文獻網:高中物理精選
修復3,5目錄)在粘土里,把兩輛車連成一輛(如上圖)。
使用紙帶測量它們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三)課堂總結
1.基本思想(一維碰撞)
哪些物理量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有關?
數量有可能是常數嗎?2.需要考慮的問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