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必考點
物理學并不研究自然現象的終極機制(或者根本研究不了),我們只能在一定的現象中感受到自然規律,并試圖用這些規律去解釋自然界發生的一切。今天,小編整理了河南物理中考必知的幾個考點,一起來看看吧!
河南省中考物理考試中心
1. 熱
⒈溫度t:表示物體熱或冷的程度。【是狀態量。】
常用溫度計的原理:基于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
溫度計與體溫計的區別: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球,彎毛細管,④使用方法。
⒉傳熱條件:有溫差。熱量:物體在傳熱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過程量]
熱傳遞的方式有三種:傳導(熱量沿著物體傳遞)、對流(熱量通過液體或氣體的流動傳遞)和輻射(高溫物體直接向外散發熱量)。
⒊ 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方式:蒸發和沸騰,汽化需要吸熱。
影響蒸發速度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 ②液體表面積; ③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蒸發有冷卻作用。
⒋比熱容C:溫度每升高1℃,單位質量的物質所吸收的熱量叫該物質的比熱容。
比熱容是物質的性質之一,單位:焦耳/(kg℃)。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C水=4.2×103焦耳/(kg℃) 讀數方法:4.2×103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物理含義:指1kg水溫度每上升1℃,要吸收4.2×103焦耳的熱量。
⒌熱量計算:Q釋放=cm⊿t下降Q吸收=cm⊿t上升
Q與c、m、⊿t成正比初中物理考點梳理,c、m、⊿t成反比。⊿t=Q/cm
6. 內能:物體中所有分子的動能與分子勢能之和。所有物體都有內能。內能的單位:焦耳
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升高,其內能增加;溫度降低,其內能減少。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傳熱(相當于改變物體內能)
7、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不變。
2. 電路
⒈ 電路是由電源、開關、電器、電線等元件組成。要使電路有電流不斷流,電路中必須有電源,電路要閉合。電路有通、斷(斷路)、電源與電器之間短路等現象。
⒉ 容易導電的物質稱為導體。例如金屬、酸、堿、鹽溶液等。不易導電的物質稱為絕緣體。例如木材、玻璃等。
絕緣體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轉變為導體。
⒊ 串、并聯電路的識別:串聯:電流不分叉,并聯:電流分叉。
【非標準電路圖轉換成標準電路圖的方法:利用電流流路法。】
3. 現行法律
⒈電荷Q:電荷的數量叫電荷,單位:庫侖。
電流I: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量稱為電流強度。
電流的單位:安培(A)1安培=。正電荷定向運動的方向定義為電流的方向。
測量電流時,應在電路中串聯電流表,并考慮適當的量程,不允許將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
⒉電壓U:電路中自由電荷有方向運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單位:伏特(V)。
測量電壓,請使用并聯在電路(電器、電源)上的電壓表(電壓表),并確保量程合適。
⒊ 電阻R:導電物體對電流流動的阻力。符號:R,單位:歐姆、千歐姆、兆歐姆。
電阻的大小與導線的長度成正比,與截面積成反比,還與材質有關。
電阻不同的導體在電路中串聯時,電流相同(1:1)。電阻不同的導體在電路中并聯時,電壓相同(1:1)。
⒋歐姆定律:公式:I=U/RU=IRR=U/I
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導體電阻R=U/I。對于一定的導體,若電壓發生變化,則電流也發生變化,但電阻值保持不變。
⒌串聯電路特點: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
當兩根電阻不同的導體串聯時,電阻較大的導體兩端的電壓較大貝語網校,電阻較小的導體兩端的電壓較小的導體,電阻較小。
物理考試要點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保持不變。速度一定是一個恒定值,它不與距離成正比,也不與時間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總距離除以這段距離上所花費的所有時間,包括中途停下來的時間。
3. 密度不一定是常數。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但與溫度有關。特別是氣體的密度隨溫度變化很大。
4. 讀數時,看滑動砝碼的左側。移動滑動砝碼相當于在天平的右側增加或減少砝碼。
5、受力分析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求重力;求接觸物體;確定接觸物體間是否存在其他力,如壓力、支撐、摩擦力、拉力、阻力、電磁引力等。
6、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物體的運動狀態如果發生變化,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但施加力不一定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受到力的作用也包括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不發生改變。
8、慣性與速度無關,慣性只與質量有關,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能做的功就越多。
9. 慣性是一種屬性,而不是一種力。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我們不能說我們受到慣性的影響,只能說我們具有慣性。
10. 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時,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時,其運動狀態必然改變。
11、電動機原理:通電的線圈在磁場中旋轉,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外電路有電源。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初中物理考點梳理,外電路無電源。
12. 彈簧測力計和天平都可以在月球上使用。天平不能在太空的失重狀態下使用,但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量拉力和重力以外的其他力。
13. 滑動摩擦與壓力有關,而靜摩擦僅與平衡它的力有關。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14、兩個物體接觸時,并不一定產生力,還取決于有無擠壓、相對運動等情況。
15、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壓力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物理考試中心
1. 電力
⒈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把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
公式:W=UQW=UIt=U2t/R=I2RtW=Pt 單位:W 焦耳 U 伏特 I 安培 t 秒 Q 千伏 P 瓦特
⒉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電功,表示電流做功的速度。【電功率大的電器,電流做功的速度就快。】
公式:P=W/tP=UI(P=U2/RP=I2R) 單位:W 焦耳 U 伏特 I 安培 t 秒 Q 千伏 P 瓦特
⒊ 電表(瓦時表):測量電器所消耗電能的儀器。1千瓦時=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子:兩盞“220V、40W”的燈用1度電能點亮多少小時?
解:t = W/P = 1 kWh/(2×40 W) = 1000 Wh/80 W = 12.5 小時
2. 磁性
1.磁鐵、磁極[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物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特性稱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質稱為磁鐵。磁鐵的兩極總是成對出現。
2.磁場:磁鐵周圍的空間中存在一個區域,該區域會影響其他磁鐵。
磁場的基本特性是對放置在其中的磁鐵施加磁力。
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的方向即為該點磁場的方向。磁鐵周圍的磁場用磁通線表示。
磁北極位于地理南極附近,磁南極位于地理北極附近。
3.電流的磁場:奧斯特的實驗表明,電流的周圍有磁場。
通電后的螺線管看上去就像是外面的一塊條形磁鐵。
通電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與螺線管兩端極性的關系可由右手螺旋定則確定。
河南省中考物理考點相關文章:
★2021年河南省物理中考考點
★2021年河南省物理中考匯總
★2021年河南中考物理考點匯總
★ 2021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與整理(一)
★2021年河南省初中物理考點
★2021河南中考物理考點解析
★2021河南中考物理題型及考點解析
★ 2021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與整理(一)
★2021鄭州中考物理考點解析
★ 中考物理知識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