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電荷守恒定律:對于一個孤立系統,不論發生什么變化,其中所有電荷的代數和永遠保持不變。
電荷守恒定律概念
電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對于一個孤立系統,不論發生什么變嘩姿化,其中所有電荷的代數和永遠保持不變。電荷守恒定律表明,如果某一區域中的電荷增加或減少了,那么必定有等量的電荷進入或離開該區域;如果在一個物理過程中產生或消失了某種電荷,那么必定有等量的異號電荷同時產生或消失。
電荷的多少稱為電荷量,常簡稱為電量,故電荷守恒定律又稱電量守恒定律。在國際單位制中,電荷量的單位是庫侖,用字母Q表示,單位為C。通常正電荷的電荷量用正數表示,負電荷的電荷量用負數表示。
電荷守恒介紹
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質子守恒一樣同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關系。
1.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2.溶液呈電中性:所有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如春數
3.除六大強酸,四大強堿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渣蘆耐產物中有部分水解時產物
4.這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是多少,離子前寫幾。
很簡單,
化學式中 反應物中總電荷數=生成物中總電荷數
溶液中 正負電荷之和為0
如
例6]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氮化鎂,將燃燒后的產物溶解在60mL濃度為2.0mol/L的鹽酸中,再用20mL 0.5mol/L 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鹽酸,然后再向此溶液中加入過量的堿,把氨全部蒸出來,用稀鹽酸吸收,稀鹽酸增重0.17g,求鎂帶的質量。
分析:
(A) (B) (C)
在溶液B中,根據電荷守恒,有下列關系:
2 × n(Mg2+) + n (NH4+) + n (Na+) = n (Cl-)
代入數據,得n(Mg2+)= 0.05mol
答案:鎂條質量1.2克
[例5]酸雨是因為燃燒煤和石油,生成硫、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緣故。某次雨水分析數據如下:[NH4+]=2.0×10-6mol/L [Na+]=3.0×10-6mol/L [NO3-]=2.3×10-5mol/L
[Cl-]=6.0×10-6mol/L [SO42-]=2.8×10-5mol/L,此次雨水的pH值接近于
A 2 B 3 C 4 D 6
分析:由于雨水呈電中性,根據電荷守恒,陰、陽離子所帶負、正電荷總數應相等。
即:[H+]+[NH4+]+[Na+]=[NO3-]+[Cl-]+[OH-]+2[SO42-],[OH-]較小,忽略不計。代入數據,得:[H+]=8×10-5mol/L,pH≈4。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