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典型壓力變化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物理典型壓力變化練習.doc(5頁珍藏版)》請到智學網搜索。
1. 1.如圖3所示,兩個均勻立體立方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相等。若從A、B兩塊水平切去等高的部分,則圖3中剩余的部分A和B A的體積可能等于B的體積。 B A的質量可能小于B的質量。 C A對地面的壓強必定等于B對地面的壓強。 D A對地面的壓強必定大于B對地面的壓強。 2.三個立體立方體A、B、C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之間的壓強關系為PAPBP C.若從三個立體立方體的上部水平切去等高的部分,則剩余部分在水平地面上的壓強關系為PA=PB=PC,則三個立體立方體的密度關系為( ) 3.如圖4所示,兩個底部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
2、容器內有不同深度的液體,已知距容器底部h點的A、B兩點壓強相等。現將實心金屬球A、B分別浸入左右兩點液體中,均無液體溢出,此時A點壓強大于B點壓強,故下列說法必定成立()A 球A的質量小于球B的質量。 B 球A的質量大于球B的質量。 C 球A的體積小于球B的體積。 D 球A的體積大于球B的體積。 4、兩個由相同材料制成的均勻實心立方體A、B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大小如圖2所示,下列哪種方法可以使A、B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圖2 A、BA在水平方向均以相同高度切斷 B在垂直方向均以相同厚度切斷 C在垂直方向切掉B的一部分并將其放置在AD的上表面上 在垂直方向切掉A的一部分并將其放置在B的上表面上 5、如圖4所示
3、如圖3所示,兩個立體立方體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邊長小于B的邊長,下列方法中,能使兩物體其余部分對地面施加相等壓強的方法是( )A 若它們的密度相等,則從水平方向切掉相等的高度B 若它們的密度相等,則從水平方向切掉相等的質量C 若它們的質量相等,則從水平方向切掉相等的高度D 若它們的質量相等,則從水平方向切掉相等的質量圖3 AB甲乙6、如圖3所示,有兩個底部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夠高,分別裝有兩種液體A和B,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如果將液體A倒入或抽出容器A,將液體B倒入或抽出容器B,使得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則正確的判斷是A
4、倒入液體的體積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液體的高度h甲必大于h乙C。抽出液體的體積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液體的高度h甲必等于h乙7、如圖6所示,兩個相同的容器A、B,分別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已知兩容器底部液體壓強相等,下列做法可保持兩容器底部液體壓強P甲、P乙關系不變(無液體溢出,銅、鐵)A、在容器A、B中,分別將等質量的銅球和鐵球完全浸沒在液體中。B、在容器A、B中,分別將等質量的鐵球和銅球完全浸沒在液體中。C、在容器A、B中,分別將等體積的銅球和鐵球完全浸沒在液體中D.在容器A和B中,分別將體積相等的鐵球和銅球完全浸沒在液體中。BA圖38.如圖3所示,兩個容器中裝有高度相等的液體
5、薄壁圓柱容器A、B,底部面積不同(SA鋁),分別浸入容器A、B中,均無水溢出。此時,兩容器底部水壓FA、FB與壓強PA、PB的正確關系為:AFA+FB+pA+pB+BFA=FB+pA+pBCF+FB+pA+pB10、如圖4所示,底面積不同的薄壁圓柱容器中分別裝有液體A、B,已知液體A、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如果在每個容器中放入完全相同的金屬球,均無液體溢出,則圖4中A和B中A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必定小于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網校頭條,B中A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必定大于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C 容器底部A的壓力必定小于容器底部B的壓力。 D 容器底部A的壓力必定大于容器底部B的壓力。 11.如圖4所示
6.如圖4所示,兩個均勻立體立方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關系為pApB。若分別水平切去一部分,使它們對地面的壓強變為pApB,則A可能是切去的相同質量。B一定是切去的A的質量小于切去的B的質量。C可能是切去的相同體積。D一定是切去的相同高度。12.三個立體立方體A、B、C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相等。若分別在這三個立方體上表面的中心施加一個大小相等的垂直向上的力F(力F小于物體的重力),則這三個立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關系為.如圖3所示,有兩個圓柱形容器A、B,它們的底部面積不同。容器足夠高。
7、容器中盛有水和酒精(水-酒精),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能肯定使得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小于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方法是( )A 倒入等質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等體積的水和酒精 C 抽取等質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取等體積的水和酒精 14、如圖3所示初中物理壓強典型題,三個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容器中分別裝有三種液體A、B、C,它們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現將完全相同的金屬球分別浸入三個容器中初中物理壓強典型題,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A、pB、pC之間的關系是( )ABCD 15、如圖3所示,底面積不同的薄壁圓柱容器中分別裝有液體A和B,液面水平已知液體 A 和 B 對容器底部施加壓力。
8、壓強相等。如果將完全相同的金屬球分別放在兩個容器中,均無液體溢出,則AA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可能等于B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BA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可能小于B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CA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必定大于B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DA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必定大于B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16、如圖3所示,兩個底部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中分別裝有不同的液體A和B,液體A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等于液體B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液體A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小于液體B對容器底部施加的壓強。 (無液體溢出)A 分別抽出相同質量的液體A和液體B。B 分別抽出相同體積的液體A和液體B。C 分別抽出液體A和液體B到相同的高度。D 分別倒入相同體積的液體A和液體B。
9.17.兩個實心立方體A、B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相等。在兩個立方體上分別放置物體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分別放置兩個質量相等的鐵塊后,兩個立方體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仍然相等。B、分別放置質量相等的鐵塊和木塊后,立方體A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增大的較大。C、分別放置兩個體積相等的鐵塊后,兩個立方體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可能相等。D、分別放置體積相等的鐵塊和木塊后,兩個立方體對地面所施加的壓強可能相等。18.兩個相同的金屬球分別浸入不同的液體A、B中,盛放液體的圓柱形容器相同。當球從液體中取出后,容器中剩余液體對底部的壓力相等,如圖3所示。由此可以確定,在球取出前,兩個容器中的壓力FA、FB以及容器底部液體的壓力分別為
10、pA與pB之間的關系為AFAFB,,pAPb 19、如圖3所示,兩均勻立體立方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從兩物體上垂直切下質量相同的部分,放在剩余物體上面,則壓強pA與pB的正確比較方法是()只能通過切下部分的質量來確定。 20、如圖4所示,有兩個底部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A、B。容器足夠高,分別裝有水和酒精(水-酒精),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使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于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方法是()A倒入相同質量的水和酒精。
11、B倒入等體積的水和酒精。C抽出等質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等體積的水和酒精。 21、如圖4所示,兩個底部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中分別裝有不同的液體A和B。已知兩個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液體的質量相等。現將實心金屬球A浸入液體A中,實心金屬球B浸入液體B中。無液體溢出。此時液體A和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則A的體積小于B的體積。BA的體積大于B的體積。CA的質量小于B的質量。DA的質量大于B的質量。 22、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A和B中分別裝有等質量的水和酒精。現將兩個相同材質的實心木球和實心木塊分別放入兩個容器中。狀態如圖1所示,此時水與酒精對容器的壓力相同。
12、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已知浸入水中的木球體積為VA,浸入酒精中的木塊體積為VB,那么它們的大小關系是——()。AVA≥VB。BVA≥VB。CVA=VB。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23、兩個相同的圓柱容器,都盛滿了水,放在一個面積足夠大的水平桌子中間。如果分別在兩個量筒中放入一個質量相等的實心銅球和一個鋁球(已知分別為銅和鋁),并沉至底部浸入水中(水不溢出),兩個圓柱容器對桌子的壓強相等,那么此時圓柱容器底部水受到的壓強關系是()A銅球的壓強較大B鋁球的壓強較大C可能相同D一定相同24、兩個相同的圓柱容器中分別裝有水和酒精(r水r酒精)。固體金屬球A浸入水中,固體金屬球B浸入水中
13、酒精中,水和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把A球和B球從液體中取出后,容器底部液體的壓強仍然相等。則可確定 A 球A的質量等于球BB的質量 球A的質量小于球BC的質量 球A的體積等于球BD的體積 球A的體積小于球B的體積 25、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容器中分別裝有等質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分別向兩個圓柱容器中倒入等體積的水和酒精后(水和酒精不溢出),水和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是( )(A) P 水 P 酒精 (B) P 水 P 酒精 (C) P 水 P 酒精 (D) 無法確定 26、兩個立體立方體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它們的密度關系為A B。若將一個小物體A放在A上面,將一個小物體B放在B上面,則兩個立方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物體A、B之間的重力關系為( ) AGA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