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至3月2日,江蘇中小學教師本土國際教育培訓項目物理課程第二期舉行,由省教育廳主辦,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組織實施,由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院主辦的培訓在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成功舉辦。來自南京、鎮江、揚州的120名初中物理骨干教師齊聚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參加為期一周的培訓課程。
開幕式上授旗
舉辦小班研討會
本次培訓課程的形式包括小班研討、專家講座、小組討論等。它還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小班工作坊部分,學生們分為3個小班貝語網校,完成了通識課程和6個創新實驗。通識教育課程由澳大利亞江蘇維多利亞國際教育中心學術團隊在線授課。中心特聘學術顧問Tony Nader博士從基礎學科、核心教育指導、跨課程教學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介紹了澳大利亞。教育系統。澳大利亞江蘇維多利亞州教育部中小學骨干教師孟威廉分享了澳大利亞教育特點以及澳大利亞教學評價的18種方法,讓學生參與互動,體驗澳大利亞教學評價方法特征。學生參與的六個創新實驗分別是:邁克爾遜干涉儀測量激光波長實驗、動量守恒定律驗證實驗、惠斯通電橋實驗、鐵磁薄膜磁化曲線測量實驗、石墨烯機械解離與制備實驗、太赫茲時域光譜儀測量實驗。電導率實驗。在三位江蘇省特聘教授和物理研究院實驗指導員的講解和示范下,同學們熱情地參與每一個實驗的操作,沉浸在每一個實驗現象中,久久不愿離開。
物理課程學生上實驗課
專題講座環節邀請了5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可以說是陣容強大。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育學博士陳賢教授以愛爾蘭和美國為例,給學生們講授中外初中科學(物理)課程的比較電橋初中物理,讓學生們了解中外初中科學(物理)課程的差異。學生對中外物理課程的差異有了清晰的認識。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蘇崇浩院士、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院Peter 教授從蘇格蘭中學科學教育和英國科學角度介紹了國外科學教育情況課程和理念的分別,讓學生對國外科學教育生態有更全面的了解。美國物理學院華裔易凱教授以“中學生的提升”為主題,從國際視野探討什么是新時代的學習能力。國際高能物理專家、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 Foley以“用心學物理的方法”為主題,講授如何用國際視野和前沿思維提高學習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物理學研究方法。
培訓課程結束前,學員們進行了分組討論和交流。大家反思教學理念電橋初中物理,總結培訓收獲。在加強對培訓內容的認識和理解的同時,進一步增進了相互了解,加深了相互友誼。
結業典禮上,通過培訓回顧視頻片段的播放和各班代表的匯報交流,充分展示了學員們在培訓中的精彩表現。最后,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向學生代表頒發了培訓結業證書,并向優秀學生頒發了獲獎證書,標志著2022年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本土國際物理課程第二期培訓完美結束人才引進培養項目。時期。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