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的公式物理有:S=V/t,S=Sh,S=(ah1/2),S=(ah),S=(S1S2)/S1。
其中,V代表體積,t代表時間,Sh代表底面積,a代表加速度,h代表高度,S1和S2是兩個面積。
例題:
1. 已知液體密度為0.8×103kg/m3,取樣時,取了5cm3的液體,求該液體的質(zhì)量。
解:由公式V=Sh得底面積為:
S=V/t=5cm3/(π(d/2)2)=0.63cm2
再由公式m=ρV得:
m=ρSh=0.8×103kg/m3 × 0.63cm2 × 100cm=4.9×103g
答:該液體的質(zhì)量為4.9×103g。
2. 已知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3m、4m、5m,求該長方體的表面積。
解:由公式S=(ah1/2)+(ah)+(Sh)得:
S=(3×5×1/2)+(3×4)+(4×5)=47平方米
答:該長方體的表面積為47平方米。
以上就是面積的公式物理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s面積的公式物理有:
1. S=ρgh:這個公式是計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或壓強(qiáng)的常用公式,其中ρ表示液體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體深度。
2. S=F/P:這個公式適用于計算不承受側(cè)壓的物體底部的受力面積,其中P表示物體底部受到的壓力,F(xiàn)表示物體受到的總力。
例題:
1. 有一個長方體容器,長為2m,寬為1m,高為1m,里面裝有密度為1000kg/m3的液體。如果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是2000N,求容器的底面積。
解:根據(jù)公式ρgh和F/P,可以求得容器深度為0.5m,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為500pa,再根據(jù)F/P=S可得S=4平方米。
2. 一個長方體木塊放在水平地面上,高為2m,底面積為1m3。求木塊對地面的壓強(qiáng)。
解:根據(jù)公式S=F/P,已知木塊的重力為200N,底面積為1m3,則木塊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200pa。
面積的公式物理和相關(guān)例題常見問題如下:
面積的公式物理:
1. 面積的物理公式為:S = A B 或 S = A + B。其中,S是面積,A和B是兩個相關(guān)的物理量(如力或電荷量),+B表示邊界上的一個物理量。
2. 面積的單位通常是平方米(m2)或平方厘米(cm2)。
相關(guān)例題常見問題:
1. 假設(shè)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大小不同的力作用,其中一個力作用在物體表面,另一個力作用在物體內(nèi)部。那么,哪個力的作用范圍更小?為什么?
例題解答:
這個問題涉及到面積的概念,我們可以使用面積的公式來解答。由于物體表面受到的力是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因此它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大小成正比。而物體內(nèi)部受到的力與物體內(nèi)部區(qū)域的面積成正比。由于物體表面的面積通常比物體內(nèi)部的區(qū)域小得多,因此物體表面受到的力的作用范圍更小。
2. 假設(shè)一個電路中有兩個電阻器R1和R2,它們之間的距離很遠(yuǎn)。那么,電阻器之間的電場強(qiáng)度如何變化?為什么?
例題解答:
這個問題涉及到電阻和電場的概念,我們可以使用電阻和電場強(qiáng)度公式來解答。在電路中,電阻器R1和R2之間的距離很遠(yuǎn),因此它們之間的電場強(qiáng)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減小。這是因為電場強(qiáng)度與電勢差成正比,而電勢差與電阻成反比。因此,電阻器之間的電場強(qiáng)度會隨著電阻器的距離增加而減小。
以上就是面積的公式物理和相關(guān)例題常見問題的內(nèi)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