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空 小水滴 二 液化 三 開水蒸發 四 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 五 蒸發 六 液化
1.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____度,沸水的溫度為____度。
2.某地氣溫-3℃讀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溫度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_____,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_______,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___________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___________;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____________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__________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
5.
(1)由圖像知該物質為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
(2)B到C為該物質的______過程,該過程物質不斷_____(填“吸熱”或“放熱”),但溫度______。
(3)E到F為該物質的______過程,該過程物質不斷_____(填“吸熱”或“放熱”),但溫度______。
3.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____變為____叫汽化。
1)蒸發: 定義:液體在_____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___(填“表面”或“內部”)發生,_____(填“吸熱”或“放熱”),具有______作用。
影響因素:⑴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騰:定義:在_______溫度下,在液體____________同時發生的_____(填緩慢或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騰條件:⑴達到______;⑵繼續________。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______,氣壓增大時_______。
②液化:定義:物質從___態變為___態叫液化。
方法:⑴ ____溫度;⑵ ____體積。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___態直接變成___態的過程,_____(填“吸熱”或“放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②凝華:定義:物質從___態直接變成___態的過程,_____(填“吸熱”或“放熱”)。
——————————————————————————————————————
參考資料:
一、溫度
1、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
① 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
②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3、 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 |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 測體溫
量程 |-20℃~110℃|-30℃~50℃| 35℃~42℃
分度值 | 1℃ | 1℃ |0.1℃
所用液體| 水銀 |煤油(紅) |酒精(紅)或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變化: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② 凝固: 定義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1)蒸發: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 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
作用: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2)沸騰: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溫度;⑵ 壓縮體積。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②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