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衡的杠桿(不一定要水平,只要不動或者保持勻速運動就行):
確定一個支點O(任何受力的點都可以,選最好算的)
在杠桿上正好有兩個作用力F1和F2,過O作F1 F2所在支線的垂線,長度為L1 和L2,這就是所謂的動力和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其實是人為確定的)
有關系式F1×L1=F2×L2
以上是初中物理的定義,更高級、更嚴謹的在下面,簡單來說就是:
設杠桿繞支點O隨意轉動,則順時針方向的力的總和等于逆時針方向力的總和。
所以不一定要求兩個力分別在支點的兩側,只需要順時針力做的功等于逆時針做的力的負功就可以是杠桿保持平衡。
從這個方面又可以將杠桿原理推廣到滑輪、差動滑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