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美國著名的課程理論家,1944年出版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關于課程編制的四個問題,即泰勒原理:
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
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3。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4。我們怎么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
無絲分裂 關于無絲分裂的問題,長期以來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無絲分裂不是正常細胞的增殖方式,而是一種異常分裂現象;另一些人則主張無絲分裂是正常細胞的增殖方式之一,主要見于高度分化的細胞,如肝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腎上腺皮質細胞等。 無絲分裂是最早發現的一種細胞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雞胚的血細胞中看到了。因為分裂時沒有紡錘絲出現,所以叫做無絲分裂。又因為這種分裂方式是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直接分裂,所以又叫做直接分裂。 無絲分裂的早期,球形的細胞核和核仁都伸長。然后細胞核進一步伸長呈啞鈴形,中央部分狹細。最后,細胞核分裂,這時細胞質也隨著分裂,并且在滑面型內質網的參與下形成細胞膜。在無絲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沒有染色體的出現,當然也就看不到染色體復制的規律性變化。但是,這并不說明染色質沒有發生深刻的變化,實際上染色質也要進行復制,并且細胞要增大。當細胞核體積增大一倍時,細胞核就發生分裂,核中的遺傳物質就分配到子細胞中去。至于核中的遺傳物質DNA是如何分配的,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