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從沸水的溫度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分成了100份,而現在只分成了90份,并且教室的實際溫度只占了27份,可列方程100:90=T:27解的T=30則教室的實際溫度是30攝氏度
1._________ 分為晶體 和非晶體兩類,晶體和非晶體的一個重要區別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點,而_________沒有一定的熔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是_________的.
2.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個體溫計給甲同學測量體溫是36.8 ℃,再給乙同學測體溫時沒有甩(乙同學的體溫是36.4 ℃),測量的結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給丙同學測體溫時仍沒有甩(丙同學的體溫是37 ℃),測量出丙同學的體溫是_________.
3.沸騰和蒸發的區別主要是,蒸發現象只發生在液體_________,沸騰現象同時發生在液體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發現象是在_________溫度下都能發生,沸騰現象只在_________溫度時才能發生;沸騰時比蒸發時汽化的_________.
4.我國發射的長征二號火箭在大氣層中飛行時,它的頭部與空氣摩擦生熱,可達到幾千攝氏度的高溫,為了不至于損壞火箭,設計師們用一種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頭部,這種材料在高溫下會_________并汽化,這兩種物態變化的過程都要_________熱,從而保護火箭的頭部不會損壞.
5.你有這樣的體會嗎?在寒冷的冬天,戴著眼鏡從外面走進暖和的教室里,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體,這是因為__________.
6.有一個溫度計的刻度已經模糊不清,某同學將這個溫度計與刻度尺平行系緊放在冰水混合物中,這時溫度計中的水銀柱面恰好對準刻度尺上的5 mm處;當將溫度計放入沸水中時,溫度計中的水銀柱面恰好對準刻度尺上的205 mm處(當時的大氣壓為1個標準大氣壓);取出溫度計和刻度尺,放入溫水中,溫度計水銀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處,該同學測出溫水的溫度是_________ ℃.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時,為了防止蟲蛀,往衣柜里放了幾個樟腦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時,發現樟腦丸不見了,樟腦丸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
8.夏天,打開冰棒的包裝紙,會看到冰棒在冒“白氣”,這是_________現象;把燒紅的鐵塊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現了“白氣”,這一過程中,水發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兩種物態變化;寒冷的冬天,我們戴的口罩上出現了冰霜,這是_________現象.
9.家庭做飯使用的“氣”,是在常溫下通過_________的方法,將“氣”變成液體后,儲存在鋼瓶里的.
10.將鮮牛奶制成奶粉時,不能用高于100 ℃的溫度煮沸,否則將會損失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為此發明了“低壓鍋”,用這種鍋煮牛奶時,水不到100 ℃就沸騰了,這種“低壓鍋”利用的原理是
11、寒冷的冬天,公園里冰雕作品的質量會一天天減少,這是___________現象。
12、對于小手術的麻醉,醫生常用一種透明的、沸點為13.01℃的液體氯乙烷,把準備施行手術的地方“凍結”起來,這是醫生利用液體氯乙烷________時需要_______熱的原理。
13、海波被加熱熔化的過程中,溫度將________;物體在凝固過程中,都要________熱量,而非晶體在凝固時,溫度將_______。
14、鋁的熔點是660℃,那么660℃的鋁在熔化過程中處于______________狀態。
15、在加熱條件完全相同的條件下,甲、乙、丙三種物質的熔化圖像,由圖可知:⑴這三種物質中,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同種物質;
⑵_______的質量一定比__________的質量大。
16、如圖3甲是測量冰的溫度,其中正確的圖是__________,此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冰的溫度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