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溫度下空氣相對濕度=空氣中實際水蒸氣分壓/該溫度下的水蒸氣飽和蒸汽壓*100%
本題只需定性分析即可。
高中物理教材中已經說明,溫度越低,水的飽和氣壓越低,所以A飽和氣壓最低。
又因A的絕對濕度最大,所以相對濕度最大,最不容易干。
飽和氣壓是與液體蒸發相關的一個物理量,與水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飽和氣壓不一定指水的。
是在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水蒸氣的量與其達到飽和值時含量的百分比。
A:絕對濕度φ:某溫度下,樣品空氣中水蒸氣實際含量,叫做絕對濕度。
B:飽和濕度Φ:在某溫度下,樣品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蒸氣的最大值(超過這個量,就發生結露現象,在墻壁上就會有水珠出現),叫做飽和濕度。
飽和濕度、絕對濕度的大小和取樣多少有關,通常沒什么實際意義,因此引入相對濕度。
C:相對濕度α:某溫度下樣品的絕對濕度與該溫度下的飽和濕度的比值(和樣品多少無關,能夠客觀衡量濕度的大小),定義為相對濕度。
α = (φ/Φ)×100%
1、α =0,空氣完全干燥,不含水。
2、α =100%,飽和狀態。
空氣中的含水量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能容納的水蒸氣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