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有引力來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條定律,1687年為牛頓所發(fā)現(xiàn)。任何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源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2113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而與它5261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如果用m1、m2表示4102兩個物體的質量,r表示它們間的距離,則物體間相互吸引力為1653F=(Gm1m2)/r^2,G稱為萬有引力常數(shù)。
不但地球對它周圍的物體有吸引作用,而且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這種吸引作用。物體之間的這種吸引作用普遍存在于宇宙萬物之間,故稱為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是由于物體具有質量而在物體之間產生的一種相互作用。它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以及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小。
通常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極其微小,難以察覺它,可以不予考慮。比如,兩個質量都是60千克的人,相距0.5米,他們之間的萬有引力還不足0.01牛頓,而一個螞蟻拖動細草梗的力竟是這個引力的100倍。
但是,在天體系統(tǒng)中,由于天體的質量很大,萬有引力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太陽系中的9大行星繞太陽旋轉而不離去,就是由于萬有引力的作用。銀河系里的球狀星團——由上百萬個恒星聚在一起并呈球狀的恒星集合體——聚集不散,也是由于萬有引力作用的結果。
在天體中質量還算很小的地球,對其他物體的萬有引力已經具有很大的影響,它把人類、大氣和所有地面上的物體都束縛在地球上,它還使月球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地球旋轉而不離去。重力就是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萬有引力而產生的。
大約300年前,牛頓綜合了當時的天文學和力學成就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種基本的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