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濕度: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求相對濕度:
H=e/Ew×100
式中H為所求相對濕度(%),Ew為t(oC)的飽和蒸氣壓
我們來談談空氣一個狀態(tài)的參數(shù)——相對濕度。
生產(chǎn)中的相對濕度是由工業(yè)除濕機組和超聲波加濕器自動調(diào)節(jié)的,當生產(chǎn)過程相對濕度局部出現(xiàn)小偏差,我們可以通過局部加減濕度來滿足生產(chǎn)需求。例如直接噴水、開啟超聲波霧化加濕器設備、煮開水來增加空氣濕度、開啟除濕機及抽濕機,升溫可以降低空氣濕度。
濕度的概念是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的多少。它有三種表示方法:
第一是絕對濕度,它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水蒸氣的量,單位是千克/立方米;
第二是含濕量,它表示每千克干空氣所含有的水蒸氣量,單位是千克/千克·干空氣;
第三是相對濕度,表示空氣中的絕對濕度與同溫度下的飽和絕對濕度的比值,得數(shù)是一個百分比。(也就是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某處空氣中所含水汽量與該氣溫下飽和水汽量的百分比。)
相對濕度用RH表示。相對濕度的定義是單位體積空氣內(nèi)實際所含的水氣密度(用d1 表示)和同溫度下飽和水氣密度(用d2 表示)的百分比,即RH(%)= d1/ d2 x 100%;另一種計算方法是:實際的空氣水氣壓強(用p1 表示)和同溫度下飽和水氣壓強(用p2表示)的百分比,即RH(%)= p1/ p2 x 100%。
前兩種濕度表示它的計算結果是一個量化,并未能滿足空氣可利用的工藝狀態(tài),而我們工藝生產(chǎn)條件更注重空氣狀態(tài),所以相對濕度是我們最常用衡量空氣濕度的一種指標。飽和空氣:一定溫度和壓力下,一定數(shù)量的空氣只能容納一定限度的水蒸氣。當一定數(shù)量的空氣在該溫度和壓力下最大限度容納水蒸氣,這樣的空氣稱飽和空氣;未能最大限度容納水蒸氣,這樣的空氣稱未飽和空氣。假如空氣已達到飽和狀態(tài),人為的把溫度下降,這時的空氣進入一個過飽和狀態(tài),水蒸氣開始以結露的形式從空氣中分離出來變成液態(tài)水,這就是我們抽濕機的工作原理。
至于相對濕度的計算,是不會考你的,課本里因該有相對濕度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