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初啼與
宇宙煙花的偵測
走進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
從深地到深空,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在粒子化學與天體化學的交叉點,借助大尺度的宇宙研究深層次的數學規律,探求宇宙的奧秘。
本次社聯精品課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約請到了曾在復旦學院工程化學系就讀,現今在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工作的劉聰展、熊少林老師,作主題為《聆聽宇宙初啼:原初引力波偵測及計劃》與《宇宙煙花與空間天文望遠鏡》的兩個講堂,對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以及其研究生招生情況進行介紹,歡迎你們報考出席。
中科院高能所
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是我國粒子天體化學研究的國家隊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也是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天文和數學研究機構(2018年國際評估為A級)。
實驗室瞄準天文和數學領域最基本最前沿的科學問題,理論和試驗緊密結合,自主設計建造和運行先進的天文觀測設備,觀測研究黑洞、中子星、引力波、快榴彈電暴,破解宇宙和天體的產生與演進之謎。實驗室擁有的天文觀測設備包括我國首個空間X射線天文臺(慧眼衛星)、國際領先的宇宙線研究平臺(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以及正在研發北天惟一的原初引力波觀測望遠鏡(阿里)等。
實驗室擁有一支優秀的導師隊伍,熱忱歡迎諸位朋友來攻讀研究生。希望朋友們借助實驗室提供的高水平研究條件,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作出自己的貢獻!
?
報考形式
?
承辦:民盟復旦學院委員會社聯商會部
主辦:復旦學院中學生天文商會
復旦學院"天格計劃"興趣團隊
復旦學院工程化學系中學生會
活動時間:4月6日(周三)晚19:30-21:00
填寫下方問卷報考并加入群聊
入群后將在群內通知活動地點等信息
記得加入問卷后的活動群
活動內容
傾聽宇宙初啼:
原初引力波偵測及計劃
主講人介紹
劉聰展,1997-2006年在北大學院工程化學系本碩博連讀,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大學高能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副組長。
常年旨在于高能天文觀測儀器的研發,兼任了中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慧眼衛星)高能望遠鏡HE校長設計師;歷任我國首個宇宙微波背景幅射偏振光望遠鏡-1項目技術負責人。
劉聰展老師
講堂內容簡介
原初引力波不同于LIGO偵測到的黑洞或中子星并合形成的引力波,它源自古早宇宙時空的量子漲落,忠實地記錄了宇宙自起源時期以來所發生的一切。就像創世大爆燃的“余響”,原初引力波傳播在宇宙之中,被形象地稱為“宇宙的初啼”。
為了搜救原初引力波,我們須要研究宇宙中最古老的“化石”,宇宙微波背景幅射(簡稱CMB)。CMB的B模式偏振光是搜救原初引力波的惟一線索,偵測原初引力波,就是要偵測CMB的B模式偏振光。理解了原初引力波,能夠理解了宇宙暴脹機制,科學意義重大。
本報告將介紹相關的科學背景及我國的原初引力波偵測計劃和發展現況。
宇宙煙花與空間天文望遠鏡
主講人介紹
熊少林,中科院高能化學研究所、中科院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空間高能幅射現象的偵測研究,主要包括伽瑪射線暴、引力波、磁星爆發、快榴彈電暴、太陽日冕以及月球伽瑪閃等。
目前兼任“懷柔一號”極目衛星(GECAM)首席科學家,參與的空間科學項目還包括:慧眼空間X射線望遠鏡(-HXMT)、天宮二號天極望遠鏡(POLAR)、費米空間伽瑪射線望遠鏡(Fermi/GBM)、空間變源監視器(SVOM)以及提高型時變與偏振光空間天文臺(eXTP)等。
熊少林老師
講堂內容簡介
2022年10月9日,我國慧眼衛星和憑欄空間望遠鏡發覺迄今最亮伽瑪射線暴(編號GRB),并對該伽瑪射線暴的主要爆發過程進行了國際上惟一的精確檢測,對于研究這個千年一遇的天文風波作出了奇特貢獻。
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最劇烈的天體爆發現象,跟黑洞、中子星、超新星等極端天體有關。伽瑪射線暴在短時間內幅射大量伽瑪射線,色溫極高,雖然形成于極為遙遠的宇宙深處也能被我們觀測到,是名副雖然的“宇宙煙花”。即使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研究,伽瑪射線暴的形成機制依然是未解之謎。
近些年來隨著觀測手段的不斷升級,人們對伽瑪射線暴的認識愈發全面,比如,2017年首次偵測到兩顆中子星并合形成的引力波和伽瑪射線暴,這是人類首次通過引力波和電磁波兩種手段觀測研究同一個天體,揭露了引力波多信使天文的帷幕。為此,伽瑪暴射線暴的觀測研究仍然以來是空間天文和高能天體化學研究的前沿焦點。
本報告將介紹伽瑪射線暴的研究歷史和前沿發展,以及我國偵測伽瑪射線暴的空間天文望遠鏡的發展歷程、現狀和規劃。
我國慧眼衛星和憑欄空間望遠鏡
觀測迄今最亮伽瑪暴示意圖
供稿丨中國科大學高能化學研究所
初審丨曾鳴、馮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