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設計的產品中,內阻R和電容C相并聯主要有以下的使用場景:
在內阻分壓電路中,電容C作為檢波電容濾除干擾訊號:
在PLC中,用于檢查供電電源電流的電路,通過兩個阻值分壓以后,在內阻上并聯一個電容,用于濾除干擾訊號。右圖中,D4是防電源反接三極管,輸入的電源電流經過內阻R6,R12分壓以后,直接輸入到單片機的A/D檢查口,用于檢查輸入電源電流。C11和R12相并聯,C11起到了濾除干擾的作用。
在PLC中,當外部輸入的模擬量訊號為0-10V的訊號時,因為單片機只能承受0-3.3V的電流,因而須要采用兩個阻值進行分壓,同樣的,在下拉內阻的兩端并聯0.1uF的電容,用于濾除干擾。
在運算放大器的電路中,R、C并聯構成低通混頻電路,內阻R和電容C并聯以后,接到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和反相端以后,內阻R不僅作為反饋阻值決定整個電路放大倍數之外,R和C還構成了低通檢波電路。其-6dB對應的截至頻度為1/(2πRC),右圖為高壓靜電除塵電源二次電壓的調養電路,放大倍數為6倍,由C44,R67組成的3倍放大倍數的截至頻度為1.59Hz,可以有效濾除50Hz工頻訊號的干擾。
內阻R作為電容C的放電阻值,提供放電回路。
a)如右圖的峰值測量電路或稱為包絡測量電路,當輸入的電流大于電容C2里面的保持電流時,晶閘管D1截至,電容C2通過與其并聯的阻值R5放電,當放電至高于輸入的電流時,晶閘管導通,輸入的電流又向電容C2充電,進而實現動態監測峰值,放電時間常數為C2*R6=100mS,充電的時間常數為R5*C2=100uS,該電路可以實現檢查幾Hz以內的包絡。
b)右圖的電路是高頻靜電除塵電源的中級檢波調壓電路,通過可控硅進行檢波以及調壓,得到的直流電流通過8個的高壓電容濾除脈動電流得到直流電流。
假如沒有在電容兩端并聯內阻,當高頻電源死機時,可控硅截至,8個的大電容沒有放電回路,最高537V的電流會常年儲存在電容上電容并聯電阻計算,給現場檢修人員的生命安全引起極大的恐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容并聯電阻計算,我們通過中間熔斷器的常閉觸點串聯兩個白熾燈泡給電容提供放電通道,白熾燈泡的內阻小,能在幾秒內放完電,但是可以通過亮燈給用戶放電指示。
當高頻電源死機時,中間熔斷器的線圈斷電,常閉觸點導通,電容C通過兩個串聯的白熾燈泡放是,白熾燈泡照亮。
然而白熾燈泡十分脆弱,工作一段時間就燒了。
為了保證可靠性,我們在燈泡上并聯一個放電阻值。當燈泡燒掉時,大電容仍然能通過內阻放電。
我們設定的放電指標為,在60秒內從537V的最高電流放至安全電流36V以內。
因而,放電回路的時間常數R*C《60/2.7=22。R《22/=22kΩ,我們選擇電阻為5.1kΩ,功率為50W的功率內阻,保證了雖然燈泡燒掉,也能大概在15S內從537V的最高電流放電至36V以下的安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