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常用作后視鏡。 凹面鏡對光線有匯聚作用,常用于太陽灶。 1. 知識: 2. 研究方法: 3. 探究要素: 4.3 平面鏡成像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 猜測與假設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分析與論證 探索要素 評價 溝通與合作 1. 提出問題:平面鏡有什么特點成像? 2、猜想: 3、設計實驗:實驗設備玻璃板、兩個相同的蠟燭刻度、白紙、火柴 探究活動 ①在白紙中間畫一條直線,站在線上; 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并固定; ③將一根未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后面,將前后連接起來,直到從玻璃板正面看蠟燭與上面的蠟燭一樣; ④ 在紙上畫兩根蠟燭。 將蠟燭的位置連接在一起,測量兩根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并填寫在表格中。 ⑤移動點燃的蠟燭,再做2次實驗。 玻璃板完全相同且完全重合 A'AB 正面圖像與蠟燭點燃后的次數 蠟燭與玻璃板的距離/cm 圖像與玻璃板的距離/cm 關系圖像與蠟燭的大小之間的關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 分析與演示 1. 比如物體的大小。 3、像與物、鏡面的聯系。 2.像到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5、平面鏡成正立實像。 相等,垂直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4對稱。像和物體左右。
相反 1、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是直接用平面鏡? 2. 為什么實驗使用兩根相同的蠟燭? 為了驗證圖像對象的大小是否相同。 (等效法) 由于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過光,從而確定圖像的位置。 (替代法) 3、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而不是厚玻璃板? 4. 如果未點燃的蠟燭和點燃的蠟燭的圖像不重疊,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厚玻璃板會形成兩個圖像,因此不容易確定圖像的位置。 玻璃板和桌子不垂直。 研究方法 替代法:通過替換或替代的方式進行創造的方法。 例如: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研究。 等價法:兩種現象療效相同,可以相互替代。 例如:未點燃的蠟燭和點燃的蠟燭的圖像完全重合,說明未點燃的蠟燭的位置就是點燃的蠟燭的位置。 反饋練習 1、身高1.7m的人站在垂直平面鏡前3m處。 他的形象很高,距離他也很遠。 如果他向前走1m,他的像就很高,而像離他有一段距離。 1. 瘋狂測試1.7m2。 一只兔子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四肢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什么,如圖:它看到的四肢應該在圖中的哪一個? ()ABCD3。 小七從垂直懸掛的鏡子從1m移動到2m,他在鏡子中的圖像大小將() A.變小B.變大C.先變小然后變大D.不變CDSS'O1。 原理:光的反射定理的實像是由反射光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
無法被光幕接收。 虛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圖像,可以被光幕接收。 二、虛像虛像街舞者矯正坐姿 1、對鼻子不能直接看到的物體進行成像觀察,如外觀、姿勢等。 藝術家在梳妝鏡里畫出了自己的臉。 牙醫使用平面鏡來識別臼齒的背面。 2. 根據需要改變光路并控制光傳輸方向。 例如:潛望鏡 法國人用潛望鏡觀看表演,用潛望鏡觀察戰壕中的敵情,用潛望鏡觀察敵艦。 實驗中,鏡子后面的蠟燭和鏡子前面的蠟燭的圖像完全重合,這說明使用了該方法。 像與物體的大小、像與物體與鏡面的距離、像與物體對應點與鏡面的連線。 平面鏡、玻璃板圖像與物體所形成的圖像大小相等、虛擬、相等、垂直合規檢查而不是等值大訓練2、從平面看表針在分針上的位置鏡像如圖所示。 當前時間是( )。 A. 7:25B、6:35C、5:25D、4:35D3。 一個池塘深3米,一只鳥在距海面10米的空中飛翔。 這只鳥看起來像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什么,就像 到鳥的距離是米。 虛擬 20 本課小結 平面鏡的成像特性 成像特性 成像原理 應用光反射成實像 光路成像變化 替代法 等效法 實驗方法 平面鏡與物體形成的圖像關于鏡面對稱實驗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