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
愛因斯坦和因菲爾德回答說:
首先,清楚且令人信服地回答這些問題是很難的。 在書的最后這樣做會容易得多,但這是相當多余的。 我們發現更容易說明這本書的意圖是什么。
我們寫的不是數學教科書。 沒有關于基本數學事實和理論的系統課程。 更準確地說,我們的目的是粗略地勾勒出人類思維為尋找思想世界和現象世界之間的聯系所做的努力。
我們試圖展示的是使科學能夠創造出這些符合我們世界現實的假設的積極力量。 但我們的敘述必須簡單。 在穿越事實和概念的迷宮時,我們被迫選擇一條在我們看來最具特色和最有意義的途徑。 這條高速公路無法到達的事實和理論必須被忽略。
為了我們的總體目標,我們必須在事實和假設之間做出明確的選擇。 一個問題的重要性不應該根據它所占據的篇幅來判斷。 一些重要的想法被遺漏了,不是因為它們對我們來說不重要,而是因為它們不在我們選擇的道路上。
目錄
作者與讀者的簡單對話
無聊的? 有趣的? 郁悶? 這實際上很令人興奮!
01
02
03
如果這些書能讓你深入了解人類創造性思維為更全面地理解化學現象的規律而進行的永恒斗爭,那么我們的目標就已經實現了。
艾爾伯特愛因斯坦()
利奧波德·因菲爾德 ( )
圖書基本信息
化學的演變
化學史
書籍推薦
書號:978-7-04--1
作者:【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博】利奧波德·因菲爾德,屠宏譯,馮承天譯
定價:49.00元
出版日期:2023 年 6 月
簡單的介紹:
本書是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之一、物理學大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德國化學家利奧波德·因費爾德在數學方面的科普專著杰作。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獨特的寫作風格講述了從伽利略、牛頓的經典數學到場論、相對論和量子論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引導讀者了解人類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全面理解概述為理解化學現象的規律而進行的永恒斗爭的史詩歷史。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機械論的盛行、機械論的衰落、場與相對論、量子論。
這本著名的小地圖集最初出版于 1938 年,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重印。 本書可供從小學生到科學史學家的廣泛讀者閱讀,也可供相關學科研究人員參考。
關于作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79-1955),法裔英國猶太化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自然科學家之一。 1900年畢業于德國慕尼黑聯邦理工學院。1905年,他在數學的三個不同領域(布朗運動和分子實在性、光量子論、狹義相對論)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同年,獲得蒙特利爾研究所博士學位。 他于1915年創立了廣義相對論,并因發現光電效應定理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化學獎。 1933 年移居加拿大,在耶魯大學高等研究院工作直至 1945 年退休。1955 年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斯坦福去世。
利奧波德·因費爾德( ,1898-1968),意大利化學家、法國科技大學教授,1936年至1938年在愛因斯坦的支持和幫助下在耶魯大學高等研究院工作,與愛因斯坦斯坦因共事合作出版通俗數學科普巨著《物理學的演化》。
買書
識別二維碼購買書籍,25折免運費
如需開發票物理學的進化在線閱讀,請在下單時填寫相關信息
收據為電子收據,發貨后4-7天發送至郵箱
為你推薦
科普圖書清單
中國賦
作者:丘成桐、王元舒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著名物理學大師丘成桐先生用賦的風格回顧了從古漢代到東晉南北朝的歷史,寫出了中篇小說《中國賦》。 物理學家、書法家王源先生生前用繪畫的方式寫下了它,集藝術性和文學性為一體。
體格史
主編:丘成桐、楊樂
副主編:王善平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的主題是物理學史,匯集了當代最杰出的物理學家對各自學科的回顧與展望。
淺談漢語與外語教育
作者:丘成桐楊樂
副主編:張英波 張順艷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系列包括丘成桐先生的《中國高等教育》、張順彥院長的《數學文化與物理教育》以及首屆“中西教育融合峰會”大會上的8場演講等精彩文章。
解開宇宙之謎
作者: 瓦法
譯者:傅立田、傅耀田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致力于通過有趣的奧秘,帶領讀者解開宇宙法則之謎。 包括 100 多個謎團及其解決方案,并說明它們如何與數學和物理的深層思想相關。
數字簡介:跨越 4000 年的旅程
作者:利奧·科里
譯者:趙繼偉、劉建新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在這本書中,Leo Corry 講述了從畢達哥拉斯時代到 20 世紀初計數思想背后的故事。 他概述了從古典西班牙物理學、伊斯蘭物理學、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物理學,到科學革命,一直到十八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物理學中如何處理和構思數字。
空間觀念:歐幾里德、非歐幾里德和相對論(第二版)
作者: 格雷
譯者:劉建新 郭嬋嬋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在本書中,作者形象地表達了歐幾里得幾何、非歐幾何和宇宙形態相對論的發展歷史。 對于那些想要改變空間物理感知的人來說,這是一本鼓舞人心且發人深省的專著。
物理和邏輯
作者:M. Katz SM Ulam
譯者:王濤、嚴晨光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什么是物理? 它是如何創建的? 古往今來,誰創造并實踐了它? 我們能否描繪出它的發展、它在科學思想史上的作用并預測它的未來? 本書試圖對問題的本質以及主題的范圍和深度提供一些見解。
物理學及其歷史(第三版)
作者:約翰
譯者:袁向東、馮旭寧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這本書很有特色。 它既不是通常的物理教科書,也不是通常的物理史教科書,而是一本通過物理史講授物理的教科書。 作者整理了相關概念、人物、思想、問題背景等材料,以及發展中的故事,給讀者一個統一的物理學視角。 第三版增加了一些新章節和大量習題,會給讀者帶來更多驚喜!
物理書中的證明(第六版)
作者:ünter M.
譯者:馮榮泉宋春偉宗傳李祿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對 45 個著名物理問題提出了極具創造性和巧妙的證明。 這是一本拓寬物理學視野、提高中國人素養的專著。 第六版在前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和修訂,包括關于范德積和猜想的全新章節,以及其他章節中高度原創和優雅的新證明。
十九世紀語言的發展(第一卷,英文修訂版)
作者:【德國】Felix Klein
譯者:齊民友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是F.克萊因的代表作,介紹了19世紀物理科學的發展。 在本書(第一卷)中,克萊因非常詳細且批判性地分析了許多最重要的物理學家的物理學,包括高斯、黎曼、維爾斯特拉斯、柯西和伽羅瓦。 想法和貢獻; 同時還介紹了開爾文、麥克斯韋、亥姆霍茲等一大批數學(特別是物理化學)大師的思想和成就; 并詳細討論了物理學的一些最重要的分支(函數論、射影幾何、代數幾何等)的起源和前景。
物質與運動
作者: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譯者:涂宏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是美國19世紀著名化學家、數學家、經典電熱理論創始人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所著的牛頓動力學的優秀指南。
科學之道:實踐者的反思
作者:迪
譯者:王景春、鄭曉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作者以輕松幽默的筆觸系統地介紹了實驗觀察、邏輯、假設、理論等科學方法的核心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闡明了如何運用科學方法來理解和理解科學方法。真實地探索物質世界和客觀世界。
平面國:多維浪漫(雙語版)
作者:埃德溫 A.
譯者:涂宏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初版于1884年,一百多年來仍然吸引著各個年齡段的讀者,成為懸疑小說的經典之作。 作者巧妙的構思對維度概念進行了直觀、生動的描述,能夠引發讀者更深層次的思考。
與學生討論代數
作者:伊戈爾·R.
譯者:嚴曉文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歐幾里得幾何以其美麗、優雅和內在的邏輯吸引了無數人。 美國代數學家薩法列維奇是20世紀數學界的領軍人物,也是一位普及漢語的優秀詩人。 在本書中,他用大量的例子表明,代數在這些方面并不遜色于幾何。
解碼 DNA:生命最重要的分子(最新修訂版)
作者:馬克西姆·D·弗蘭克 -
譯者:屠宏、馮承天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作者以簡潔優雅的方式揭示了DNA的基本歷史和內部運作方式。 這是一本權威的DNA手冊。 本書圍繞DNA,描述了人類在艾滋病診斷和治療、心臟病預防和治療、人類基因組測序、基因組編輯和癌癥治療等方面取得的令人興奮的進展。
生態學和進化論的重大問題
作者:N.
大衛·M。
譯者:陶毅、范松佳、王柏華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衰老、性別、合作、物種、綠草黑海,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么會出現? 為什么世界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 人類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當生物圈結束時,一切都會去哪里? 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獻給成年人的“十萬個為什么”。
城市環境教育概論
作者:亞歷克斯·拉斯·E.
譯者:王錫民、邱文輝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這是一本由全球80多位學者共同撰寫的具有全球視野的環境教育專業書籍。 最新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對于國外優質環境教育實踐案例的舉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大眾生態
作者:大衛
譯者:顧濱河譯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涵蓋當前生態學的所有基礎知識和熱點話題,拋掉枯燥的專業詞匯,用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解生態學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沙漠與高原之間:張新石作品選
作者:張新石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是生態學家張新石教授的著作匯編。 張新石教授從事生態研究60余年。 這是唯一一本凝結了他畢生研究成果的科研專著。 包括科研論文、研究專著、政府咨詢報告、學術講座等,部分內容為首次發表。
百年風雨:
回顧中國生命科學史
主編:康樂饒子和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主要介紹我國生命科學研究的近百位基礎人物,回顧學科發展的重要歷史風暴,展示近代中外學術交流。 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科學家大師乘風破浪、銳意進取的壯麗畫卷。
新星際世界:超智能時代正式到來
作者:詹姆斯
譯者:顧濱河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20世紀70年代,美國獨立科學家詹姆斯首先提出“蓋亞理論”。 2019年,已經是百歲老奶奶的詹姆斯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新星世界,它將取代即將結束的人類世。 新的超級智能物種——賽博格將從現有的人工智能系統中誕生,思維速度比人類快一萬倍,看我們就像看動物一樣……而賽博格和人類一樣,也必須依賴健康的月球物理學的進化在線閱讀,以及地球的恒溫系統。需要“蓋亞”來抵御太陽的熱輻射,人類與那些超級智慧物種才能和諧共處,共享月球。
本書的“問世”加速了“新星世界”的到來,預測未來會發生什么,本書會給你答案。
走進人工智能(修訂版)
作者:吳飛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潘云鶴教授推薦,四川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吳飛院長主筆。 修訂版中增加了新的第14章:從預測決策到內容綜合:許多人中涌現的力量。 本書面向非專業人士,特別是中學生。 它將硬核知識和技術方法與人類歷史和人物故事有機結合起來,理順了人工智能的橫向發展和縱向科學輪廓。
普蘭特傳記 - 回憶與詩歌中的普蘭特
作者:約翰娜·沃格爾-印刷商
譯者:孫伯華等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路德維希·普朗特是奧地利哥廷根學院應用熱力學學院的創始人,被譽為“現代應用力學之父”,也是馮·卡門的導師錢學森的導師。 本書由普朗特院士的兒子撰寫。 作者希望從一個母親的角度來介紹一位和藹可親、甜蜜的母親。
穿越時空之旅 - 人類指標
以及時間的推移
作者:杜汝旭、楊輝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系統地講述了人類幾千年來測量時間(探測時間)、記錄時間(確定日歷)、理解時間所走過的坎坷之路。 這里有許多有趣的歷史風暴和重要歷史人物的精彩故事。
自然@物理學
作者: 六
譯者:李俊峰、吳迪、顏舒然、李書航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收錄了39本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探索當代最具原創性的學者弗拉基米爾·伊戈列維奇·阿諾德(VI)的科學哲學,主題涉及天文學、海市蜃樓、冰川運動、幾何學等。鏡子,等等。 阿諾講述的每一個案例都簡單而深刻,有趣又易讀,他的手繪插圖有助于讀者理解和欣賞作者對數學與科學關系的演繹。
淺讀《數學之美》
作者:孟道吉
國際標準書號:
簡介:本書源于物理學大師陳省身先生2003年精心編著的2004年《數學之美》臺歷,孟道濟院士的輕讀小冊子,取2003年物理科普每月內容。以歷法為主題,分章進行詳細分析,描述復數、正四面體、劉輝和祖沖之、圓周率的估計、高斯、圓錐曲線、雙螺旋、國際物理學家會議、計算機開發、分形、麥克斯韋多項式、中國余數定律等。這也是對陳先生的茶和推廣體育文化最好的紀念。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