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這樣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積累和積累的過程。 查字典編輯的熔煉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定義:物質由固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 根據熔化的溫度特性,可分為晶體熔化和非晶熔化。 熔化時需要吸熱。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特性:熱量放出,溫度不變。 晶體熔化的條件是:①溫度達到熔點; ②持續放熱。 三者缺一不可。
熔化與熔化的調查實驗
1.實驗技巧
(1)冰塊和石蠟的碎度盡量小,碎冰最好用蒸餾水形成的冰塊。
(2)將冰和石蠟研磨成粉末,用底小頂大的金屬環旋轉攪拌,使冰和石蠟受熱均勻,便于觀察。
(3)實驗中每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同時觀察冰和石蠟的狀態變化,直至完全融化再觀察3分鐘。
(4)冰與石蠟的融化實驗,采用“水浴法”加熱。
(5)實驗過程中,讓少數組觀察石蠟的融化過程,讓大部分組觀察冰的融化過程。 實驗組的每個小伙伴都要分工明確,比如專人負責報時,專人負責觀察水溫和看管設備,專人負責記錄等.
2、實驗設備
試管、酒精燈、溫度計、石棉網、鐵架、燒杯、水、冰、石蠟等。
三、探索活動
(1) 實驗過程
參考實驗裝置,組裝實驗設備。 用“水浴法”加熱小冰塊和石蠟渣,觀察溫度計的讀數和冰和石蠟的狀態變化。
實驗推斷
當晶體和非晶都熔化時,熱量會從外部釋放出來。
b. 晶體在一定濕度下熔化。 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點。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非晶體沒有熔點。
c 晶體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熔化和凝固的實驗原理,處于固液共存狀態,非晶態熔化時無固液共存狀態。
融融知識點到此結束,感受整篇文章的不同之處熔化和凝固的實驗原理,挑自己喜歡的,友情提示,理解最重要!
【初中數學知識點:融融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三數學電路圖學習技巧
★2011年高考數學模擬卷六(參考答案)
★初三數學高考必知150句(2011版)
★關于小學數學熱點的思考
★中考數學輔導的物態變化:空氣中詭異的沸騰
★高中數學重點題(一)
★高考數學50天沖刺:突出重點,強化針對性訓練
★初二化學態變化公式學習
★2012年高考:記憶小學數學知識的“順口溜”
★高二化學備考攻略:五個方面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