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入“總內阻”概念時運用的科學方式是(填“等效取代”或“控制變量”)法。電阻為10Ω和40Ω的兩個內阻,串聯在電路中,其總內阻為Ω,并聯在電路中,其總內阻為_Ω。
2.如圖所示反映的是阻值串、并聯規律的示意圖,其中圖(選填“甲”或“乙”)才能反映內阻并聯規律。圖乙表示的含意是。
3把兩個電阻不同的內阻R,和R,并聯,則總內阻
A.介于兩個內阻之間B.比其中任何一個內阻都要小
C.比其中任何一個內阻都要大D.可能等于其中的一個內阻
4.內阻R1=4Ω,R2=6Ω,它們串聯后的總內阻為Ω,它們并聯后的總內阻為Ω。
5.內阻R1的電阻為10Ω,將它與R,并聯后,總內阻為5Ω,若將R1與R2串聯,則總內阻為
A.20ΩB.15ΩC.10ΩD.5Ω
6.(多選)某同事做實驗時,須要一個10Ω的內阻,但手邊只有5.、20Ω的內阻各若干個,則應當
A.取兩個5Ω內阻并聯B.取兩個5Ω內阻串聯
C.取兩個20Ω內阻并聯D.取20Ω和52內阻各一個并聯
7一個滑動變陽器標有“1.5A500”的字樣,當它與一個電阻為30Ω的內阻串連接入電路時,整個電路總內阻的變化范圍為()
A.30~80ΩB.0~80ΩC.0~50ΩD.0~30Ω
8.將n個相同的內阻R分別串聯和并聯在相同的電源上,總內阻分別為R串和R并電阻串聯和并聯公式,則串聯總內阻R串與并聯總內阻R并的比值為()
A.n2B.nRC.R2D.R
9.兩定值內阻R,、R2,已知R1>R2.在如圖所示電路中,總內阻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
10.有兩個電阻不同的內阻R1、R2,它們的電壓隨電流變化的I-U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假如R1、R.串聯后的總內阻為R串,并聯后的總內阻為R并,則關于R串、R并的I一U圖線所在的區域,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R串在I區域,R并在皿區域B.R串在II區域,R并在I區域
C.R串在I區域,R#在I區域D.R串和R并都在I區域
11.把一個100Ω的內阻與一個0.1Ω的內阻并聯,并聯后的內阻()
A.等于10ΩB.等于100.1ΩC.大于0.15D.小于0.15
12.兩個完全相同的內阻,她們串聯后總內阻為R1,并聯后總內阻為R2,則R1/R2為
A.4B.3C.2D.1
13.接入同一電路中的兩個內阻,若一個內阻的電阻減小,則電路總內阻
A.減小B.減少C.不變D.難以判斷
14.內阻為122的警鈴,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6V,現只有一個8V的電源,要使它正常工作,要給它聯一個Ω的阻值。
15.內阻R1的電阻為10Ω,將它與R2并聯后,總內阻為5Ω,若將R,與R,串聯,則總電阻為
A.20ΩB.15ΩC.10ΩD.5Ω
16.鉗工師父在維修家電時,急需一只8Ω的內阻電阻串聯和并聯公式,但手邊只有電阻20Ω、5Ω、10Ω和40Ω的內阻各一只,下述做法能幫他解決問題的是
A.將20Ω和5Ω的內阻串聯B.將20Ω和10Ω的內阻串聯
C.將5Ω和40Ω的內阻并聯D.將10Ω和40Ω的電陽并聯
17.兩個標有“5Ω1A”和“10Ω0.6A”的定值內阻,將它們串聯上去使用時等效內阻為Ω,電源電流最大為V.
18.如圖所示,把一個未知內阻R,與一個電阻為10Ω的內阻R串連接到某穩壓電源上后,閉合開關S,電壓表的示數為0.3A;斷掉開關S,將10Ω內阻換成20內阻后再閉合開關,這時電壓表的示數變為0.2A.則未知內阻Rx的電阻是Ω,電源電流為V.
19.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流保持不變,R1=10Ω.閉合開關S,聯通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到最右端b時,電壓表的示數為0.6A;聯通滑片P到最上端a時,電壓表的示數為0.2A.則電源電流和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分別為
20.求解并聯電路中的內阻值是熱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而且在有的問題中使用常規方式會比較繁瑣,若合理應用一些推論,會簡化問題。嘗試解決下邊這個問題:有兩個內阻,R1=10.232,R2=51.57,若將它們并聯,其并聯內阻約是
A.5.0ΩB.12.6ΩD.62.0ΩC.8.5Ω
21.把一根均勻內阻絲彎折成一個封閉的等腰三角形ABC,如圖所示,圖中D為AB邊的中點。假如A、C之間的阻值大小為8Ω,則B、D之間的內阻大小為
A.5.0ΩB.12.6ΩC.8.5ΩD.62.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