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你可能也被一則大新聞刷屏,最耀眼的詞就是“引力波”。
是的,10月16日,全球天文學界共同宣布了一項重大發現: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兩顆中子星合并形成的引力波以及伴隨的電磁信號。
一百年前,愛因斯坦預言了引力波。 一百年后,科學家們開發出了高精度檢測技術。 五年來,他們連續多次“聽到”、“看到”引力波的存在。
看來普通人了解什么是引力波比科學家發現引力波還要困難。 點擊圖片查看“評審團”,還可以和書評人一起看看其他讀者是如何理解引力波的。
但哪些是引力波呢? 它的發現對人類意味著什么? 我們為什么要關心它? 這種問題,除了是一個科學研究問題之外,實際上也是一個科普問題。
天體化學家張雙楠這樣形容引力波的發現:“人類不僅看到了天體結合發出的美妙歌聲,還看到了愛情所擦出的煙花!” 在宇宙面前,我們終于有了“耳聞目睹”。 現在如何成為天體物理學家,我們邀請他做客《我有客人》第16期。
第16期嘉賓:張雙楠(1962年出生)
張雙楠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能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粒子天體化學重點實驗室負責人。 他的研究領域包括黑洞和中子星天體化學、相對論天體化學、伽馬射線暴和宇宙學。 在《》、《》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
1992年起,張雙楠先后擔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科學院空間研究商會的中級科學家,以及美國佛羅里達學院助理院長、副院長、教授。美國。 2006年,他在德國舉行的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晚會上作了題為“不同尺度的相似現象:太陽、超新星爆炸、伽馬射線暴、黑洞、星系和星團”的特邀報告。
近年來,張雙楠在做科研的同時,還旨在通過演講、專欄等方式普及科研知識。 我們現在向大家征集問題,比如“引力波”、黑洞、宇宙演化和人類命運等等,甚至可以是他作為一個普通人在與蔚藍宇宙對話過程中的極限體驗。
和往期一樣,書評君邀請你來提問,關于嘉賓的問題,關于他們的專業,關于他們的經歷如何成為天體物理學家,關于他們的疑惑。 我們會提前發布嘉賓、人物介紹和問題類別,而你,只需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進入問題頁面。 我們挑出12到15個問題,客人選擇其中的6到7個來回答。 你的問題更真誠、更清晰,也更貼近客人關注的領域或他們的生活經歷,被選擇和回答的可能性就更大。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向本期嘉賓張雙楠提問。 直到下周三(10月28日),書評們都在等你。
誠邀賓客惠顧
他們專業且真誠。
所有客人都是各自研究領域的領導者。 高度成熟的專業知識或技能、自成一體的知識體系和真誠的做事方式,使他們在行業乃至公共領域擁有高度的認可度,并擁有令人尊敬的威信。
他們可能是學者(各個學科)、作家、科學家或專業藝術家,也可能是博學的主持人或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