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流高電壓或大電流低電壓會導致觸電嗎? 這個問題很有趣。 不管有多少老鉗工能解釋清楚,我明天就去看看!
首先,小電流高電壓不會引起觸電(我說的“觸電”是指麻木、疼痛等觸電的感覺),而且還有大電流高電壓的問題。 不會觸電。
一、小電流高電壓。
這里的“大電壓”是指某個器件工作時電路中的電壓。 當我們受到電擊時,實際上流經我們身體的電壓短路電流過大的危害,讓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我們稱之為“電擊電壓”。
情況總是如此——工作電壓必須大于觸電電壓。 為什么? 當家用電器工作時,我們以燈泡為例。 燈泡工作時,形成的電壓為Iwork=U/R light。 而當我們觸電時,形成的電壓為I觸電=U/(R燈+R人)。
人體的電阻值很高。 因此,當電路中的電流很小時,由于R燈很小,所以工作電壓(Iwork)很大; 當我們觸電時,由于人體與電路相連,它會將燈泡串聯起來,而人體的內阻比較大,而電路中的電流并沒有變化,所以觸電電壓(I觸電)很小。
二是大電流低電壓。
大電流低電壓也是如此——為什么電器有大電流低電壓的情況呢? 因為電器內部有很大的內阻! I=U/R,即使電流U很大,只要R足夠大,形成的工作電壓就會很小。
電蚊拍是這樣的——電壓3000V,電壓只有0.1A。 那么為什么人接觸電蚊拍的電網時不會觸電呢? 當人接觸電網時,觸電電壓I=U/(R槍+R人)。 此時流過人體的電壓只會小于0.1A,自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三、安全電流和安全電壓
我們經常聽到“安全電流為36V”、“安全電壓為0.03A”。 上面提到的“大電流”或“高電壓”顯然超過了安全值。 為什么我們仍然不會觸電? 形成這些疑惑的同學主要是由于對“觸電電流”“觸電電壓”與“工作電流”“工作電壓”的混淆。
這里所說的“安全”是指人觸電時施加在人體兩端的電流和流過人體的電壓。
當電流低、電壓低時,作用在人體兩端的電流很小(低電流本身并不高短路電流過大的危害,經家用電器分壓后,人體兩端的電流體更小),流過人體的電壓也很小。 我們已經計算了pass。
當電流大電壓低時,人體兩端的電流除以家電內阻(分壓公式為R1:R2=U1:U2,內阻越大,分壓越大),實際施加到人體兩端的電流就很小; 電壓我們剛才也算出來了,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