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查看下載
全部資源
視頻教學:
重點知識:
(一)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1)提出問題
(2)推測假定
(3)剖析和論證: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剖析可以得出推論:用公式表示為:U=U1+U2
(4)得出推論:串聯電路的總電流等于各部份電路兩端電流之和
U=U1+U2(串壓兩個分)
注意事項:
①連接實物圖時,一定要對照電路圖,可以從電源的負極出發,依次經過開關、小燈泡,最后回到電源的正極,電流表要最后并聯到所測電路的兩端;也可以從正極出發,但也要按次序聯接。
②連接實物過程中,開關一定要處于斷掉狀態.每次聯接完電路,一定要檢測無誤,再閉合開關。
③電壓表要按規則連入電路和讀數。
④實驗中,每次讀數后,應及時斷掉開關。
⑤如果電流表不夠用,也可只用一只電流表分別檢測各電路兩端電流。
⑥電路聯接過程中,為什么開關要斷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電源和電路,避免電路聯接錯誤,使電路漏電而導致燒毀電源或電路的害處.假如開關是斷掉的,導致這些害處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⑦對于須要剖析實驗數據而得出推論的實驗,可以先將須要檢測的數學量羅列舉來,之后設計一個表格把實鹼中測出的數據填入表格,并試著將它們分別相乘、相減、相乘或相除來找出那些數據之間的關系。
⑧為了驗證探究推論的普遍性,可進行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取多組數據,因而剖析歸納,得出一個普遍規律。如本實驗中還可多改變幾次電源電流和換用不同的小燈泡。
(二)探究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1)提出問題
(2)推測假定
更換小燈泡再進行兩次實驗,把實驗數據填入表格。
(3)剖析和論證: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剖析可以得出推論:并聯電路中,各大道兩端的電流與電源的電流相等,用代數式表示為U=U1=U2。
(4)得出推論:并聯電路各大道兩端的電流都相等,且等于總電流(電源電流)。
(三)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的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接電路時,開關應斷掉。
(2)電流表應并聯在電路中。
(3)聯接電路時應按一定的次序進行,先串后并,即從電源負極(或正極)依電路圖將器件挨個聯接上去,最后將電流表并聯在電路中,并使電壓從電流表“+”接線柱流人,從“―”接線柱流出。
(4)接通電路前必須選用電流表的大量程試觸(手持開關,眼看電流表表針)。若發覺表針反偏,則應調換“+”“—”接線柱;若偏轉角渡過小,則改用小阻值;若表針超過最大量程,則要換更大量程的電流表。
(5)讀數時要客觀、精確、視線與刻度線垂直,讀數完畢,應斷掉開關,切斷電源,整理好儀器。
精品講義:
學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和推論理解串并聯電路的等效內阻和估算公式。
2、會借助串并聯電路特性的知識,解答和估算簡單的電路問題
過程與方式:
1.通過實驗探究,經歷從猜測與假定到實驗驗證的過程。
2.使中學生在實驗中認識總阻值與原串并聯之間的“等效取代”關系。
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使中學生保持對科學的求知欲,培養中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
2、通過實驗探究和理論推論,培養中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
二、【教學重點】:串聯電路總阻值的估算公式及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估算。
三、【教學難點】:用“等效取代”的觀點剖析串聯電路。
四、【教學打算】:分組實驗器材(每組電瓶2節、阻值相同的內阻3個、電流表1只、開關一只、導線若干)。
五、【教學方式】實驗法、探究法、理論推論法、啟導式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導出新課
1、歐姆定理的內容和公式?
2、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有哪些特征?
3、電阻的影響誘因。這么,在串聯電路中,內阻又有哪些特征呢?
(指導中學生閱讀“加油站”中的內容,了解“等效取代”法)
(二)、達標學案
1、電阻串聯
1.1、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內阻串聯后,其總內阻會減小還是減少?
[推測與假定]:班主任充分搜集中學生的種種猜測與假定。
[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按照電路圖,中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剖析論證](中學生結合實驗現象,充分交流討論,得出推論:串聯電路的總內阻的電阻比任何一個分內阻的電阻都大)
(目標:通過以上實驗探究,讓中學生經歷從猜測與假定到實驗驗證的過程,培養中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和朋友之間的協作意識)
1.2、理論剖析:
內阻串聯相當于是降低了導體的厚度,所以串聯電路的總阻值的電阻比任何一個分阻值的電阻都大
1.3、理論推論
⑴串聯電路中總阻值與分阻值的關系:
(引導中學生備考歐姆定理的內容及公式,之后引導中學生進行理論推論)
推論:串聯電路的總內阻等于各分內阻之和
(通過實驗探究和理論推論,培養中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
問:當有n個阻值R串聯時,總內阻是多少?
⑵串聯電路中電壓分配特性:
通過歐姆定理推出U1:U2=R1:R2或U1:U總=R1:R總
推論:串聯電路中,各內阻兩端的電流之比等于內阻之比。
2、電阻并聯
2.1、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內阻并聯后,其總內阻會減小還是減少?
[推測與假定]:班主任充分搜集中學生的種種猜測與假定。
[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按照電路圖,中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剖析論證](中學生結合實驗現象,充分交流討論)
得出推論:并聯電路的總內阻的電阻比任何一個分內阻的電阻都小)
(目標:通過以上實驗探究,讓中學生經歷從猜測與假定到實驗驗證的過程,培養中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心態和朋友之間的協作意識)
2.2、理論剖析:
內阻并聯相當于是降低了導體的橫截面積,所以并聯電路的總內阻的電阻比任何一個分內阻的電阻都小
2.3、理論推論
⑴并聯電路中總內阻與分內阻的關系:
(引導中學生備考歐姆定理的內容及公式,之后引導中學生進行理論推論)最后得出推論
推論:并聯電路的總內阻的倒數等于各分內阻倒數之和
(通過實驗探究和理論推論,培養中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
問:當有n個內阻R并聯時,總內阻是多少?
⑵并聯電路中電流分配特性:I1:I2=R2:R1或I1:I總=R總:R1
練習:
1.內阻R1=10Ω,內阻R2=30Ω,則R1和R2并聯的總內阻是()
A.40ΩB.7.5Ω
C.小于10Ω大于30ΩD.20Ω
2.圖中有四組不同的內阻,已知R1<R2,由圖可以看出內阻值最小的一組是()
A.
B.
C.
D.
3.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1.5A50Ω”的字樣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當它與一個電阻為30Ω的內阻串連接入電路時,整個電路總內阻的變化范圍為()
A.30~80ΩB.0~80ΩC.0~50ΩD.0~30Ω
4.如圖所示,R1=5Ω,R2=10Ω,閉合開關電阻的串聯和并聯,電壓表示數為0.2A,下述估算結果正確的是()
A.R1兩端電流為2V
B.R2兩端電流為1V
C.電源兩端電流為3V
D.電路總內阻為20Ω
5.一只3Ω的內阻和一只6Ω的內阻,它們串聯上去后的總內阻為Ω,它們并聯上去后的總內阻為Ω.
6.R1與R2的電阻分別為6Ω的12Ω,把它們分別串聯和并聯后的總內阻分別為R串和R并,則R串:R并=()
A.7:1B.9:2C.1:7D.2:9
7.如圖所示,電源電流為15V,R1為40Ω;開關S閉合后,電壓表A的示數為0.5A.求:
(1)R1、R2并聯后的總內阻多大?(2)R2是多大?
8.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流恒定,已知R0=40Ω、R=50Ω,S1、S2都閉合時,電流表示數為9V;若只閉合S1時,電流表示數為,通過R的電壓是.
圖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