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平轉換是兩個或多個CPU之間通信所需的轉換技術。 如果兩個CPU的供電電流不同,比如一個是1.2V,另一個是3.3V,那么電平不匹配就會造成信號傳輸錯誤; 如果兩者電流相差較大,可能會嚴重損壞芯片。
明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利用二極管來實現電平轉換。
選項一
如圖所示
其中IN為低壓系統,OUT為高壓系統,以3.3V和5V為例,
當IN端為3.3V高電平時,Q2二極管Ube電流差大于0.7V,Ub
當IN端為低電平0V時,Q2二極管Ube的電流差小于0.7V,Ub>Uc,Q2二極管導通,OUT端電流與IN端相等,也是 0V;
這使得電平可以從 3.3V 轉換到 5V。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mos管來代替二極管。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我們放大波形發現電平并沒有立即從0V上升到5V,而是先上升到3.3V,然后再上升到5V。 0.95us三極管基極電流過大會損壞,mos管時間較長,約4us,mos管波形如右圖
可見方案1存在響應慢的缺點。 對于信號頻率超過1Mhz的場景,方案一會導致波形失真和信號丟失。
選項二
如圖所示
當IN端為0V低電平時,Q3二極管Ube電流差大于0.7V,Ub
當IN端為3.3V高電平時,Q3二極管Ube的電流差小于0.7V,Ub>Uc,Q2二極管導通,OUT端接地,因此電平為0V; 從而實現3.3V到5V的電平轉換
這些設計的優點是電平響應快。 上升到高電平大約需要150ns,上升到低電平大約需要25ns。 不好的結果是輸入和輸出信號相反。具體波形可以如下
上升波形
成長波
整體波形
如果二極管換成mos管
波形如下
上升波形
成長波
可以看到,響應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總結
為此,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要設計特定的電路,例如簡單的并口電平轉換。 當碼率不是很高時,我們可以采用方案1的設計。
如果存在響應要求較高的場景,例如使用下面的智能外控集成LED時,方案一不適用
根據指南,0碼的表示為220ns~380ns高電平+580ns~1us低電平,但該方案的上升時間接近1us,信號傳輸會出錯。
因此三極管基極電流過大會損壞,需要采用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