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聯電路內阻關系試講稿例文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電阻的串聯和并聯》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工大版)九年級第十二章《歐姆定理》第三節的內容,第十二章的內容充分彰顯了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從生活邁向數學,從數學邁向社會,重視科學探究倡導多元化等基本理念。本節教材是歐姆定理的具體應用電阻的串聯和并聯計算題,結合前章所學的串并聯電路的特性可應用歐姆定理直接導入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總阻值的公式,我則比較重視知識的應用和拓展,采用典型練習歸納新規律,通過例題鞏固所的規律的教學思路,療效挺好。
(二)教學目標
按照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目標、課程基本理念,我確立以下為本節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曉得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2會用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進行簡單估算。
3認識總阻值與原串聯或并聯的阻值之間的“等效取代”關系。
2、過程與技巧
1.了解等效取代的研究方式。
2.通過推論串、并聯電路內阻關系的過程學習用理論推論得出化學規律的方式。
3、情感心態與價值觀
1.通過應用歐姆定理和串、并聯電路特性推論串、并聯電路中電阻的關系,體驗化學規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意義。
2.通過推論過程使中學生樹立用已知規律發覺新規律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應用理論推論法,把握串聯和并聯電路總內阻的估算公式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同時利用于等效取代的觀點剖析串聯、并聯電路是難點。另一個難點是并聯電路等效內阻的估算。
(四)課程資源開發
制做多媒體講義
二、說學法
(一)學情剖析
九年級中學生經過三年多的新課程理念的薰陶及一年多化學新教材的學習,早已有一定的知識整合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一定的物理運算能力。但部份中學生會在熱學部份倍感難學,漸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部份中學生有較強的求知,也比較喜歡自己動手做實驗。
(二)學法指導
知識是認識主體——學生主動建構的,而不是客觀存在于人腦之外的,學習者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通過與外界的互相作用來獲取電阻的串聯和并聯計算題,建構新知識的過程。按照本節的學習內容,從理論上學會剖析并推導入串聯、并聯電路的總內阻,實際上就是一蒙自的知識的整合過程。另外課堂練習的進行,鍛練中學生的物理運算能力,同時新規律的得到過程的體驗,是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深度的發展,對中學生理智思維的構建是很有必要的。
三、說教法
按照本節教材特色,充分彰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采用以理論推論的教學方式,同時穿插練習進行鞏固,以達到把握規律、會應用規律、提高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
(一):問題引入:
(二).新課教學
1..串聯電路的內阻關系:
(1)推論串聯電路的內阻關系.(2)中學生語言敘述并聯電路的內阻關系
(3)老師引導剖析總內阻的化學意義(4)課堂練習應用串聯電路的內阻關系.
練習題(幻kt板):(略)
中學生筆算,老師將答案出現在屏幕上。
(5).引導中學生從六道習題中找尋有關串聯電路內阻的新規律。
2..并聯電路的內阻關系
(1).推論并聯電路的內阻關系(2).中學生語言敘述并聯電路的內阻關系
(3).推論R1、R2并聯時總內阻R的估算法:
(4).創設問題:三個內阻并聯時總內阻能用類似的方式嗎?
(5).課堂練習應用并聯電路的內阻關系.
練習題(幻kt板):(略)中學生口算,老師老師將答案出現在屏幕上。
(6)對比串聯電路內阻的三條新規律,通過此五道題的數值,找出并聯電路的三條新規律:
(7)借助新規律練習(略)
3.例題練習
例題1.
把一個3Ω的內阻R1和一個6Ω的內阻R2串聯在電路中,如圖所示,假如電源
電流是6V,則電路中的電壓為多大?
例題2..
如圖所示,把一個3Ω的內阻R1和一個6Ω的內阻R2并聯在電路中,它們的等效內阻是
多大?假如電源兩端的電流是3V,則電路中的總電壓為多大?
題打在幻kt板上,要求中學生自己動手做,例2挖掘出第二種做法。
(三).小結串并聯電路的電壓、電壓、電阻的規律
(四).布置作業:課后習題1.2.3.
【串并聯電路內阻關系試講稿例文】相關文章:
中職電子鉗工內阻串聯電路說課稿11-03
八年級數學《研究串并聯電路電壓的特性》評課稿11-17
電路教學設計例文04-23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說課稿11-06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學案11-30
電路專業自薦信例文12-04
電路實習心得感受例文12-03
《簡單電路》教學反省例文400字11-26
電路剖析基礎學習的總結例文11-19
電路安裝協議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