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證在手,解除匿名,歡迎交流。
2016年12月21日
今晚閑著沒事,正好前面有人評論,讓我重新審視這個答案,所以最后寫兩句話。
距離上次寫這個答案已經過去一年多了。 可以說,這一年對我來說是非常充實的一年,也是讓我改變很多的一年。 這一年接觸了更多的領域,和更多的教授深入交流,讀了更多方向的書籍和論文,開始做一些不同領域的工作,學到了一些以前從未想過會遇到的知識和知識。 技術。 一年多的經歷也讓我不斷地思考和反思自己過去的想法。 以前的我確實有點偏激,有點狹隘,有點狂妄自大。 以前我認為理論物理和數學高于一切,現在看來有點可笑。
同樣,我對學院的看法也過于悲觀和極端。 其實對于今年器件領域的同學來說,前途還是相當不錯的。 有的獲得了前3名的直接博士學位。 有的學物理,有的去華武學電子。 即使是排名靠后的器件材料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在我院攻讀半導體材料碩士學位,趁著半導體熱潮找到一份好工作。 雖然很有可能唯一的選擇就是做fab,但它仍然比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好。 如果你愿意積極自學轉考證,那也不是不可能。 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總之,讀到這里三年多,我發現,當你迷茫、看不清前進的路時,你應該做的不是自怨自艾等死,也不是一無所有就貿然前行。思維。 就是發現自己,不斷地跟自己對話,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會很痛苦量子物理專業好就業嗎,你可能要像西西弗斯一樣,經歷毀滅自己、思考自己、重建自己、再次把自己打得粉碎的過程。 但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當你真正找到自己的熱情并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時,那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最后,讓我向您介紹一下我自己。 如上所述,我這一年過得非常豐富,從凝聚態物理到計算化學,從高量到量子場論,從量子傳感到量子計算,從群論到偏微分方程甚至集成電路、深度學習等。我有不同深度的學習和理解。 雖然大部分知識我只是觸及了表面,雖然現在很多東西都快忘記了,但在這次探索中我終于發現了一兩個自己非常感興趣的領域,并且做了一些還算深入的挖掘。 通過我自己的理解和努力,我還收到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廣告,來自該領域的頂尖學校之一。 現在的情況是,我想學的東西還蠻多,但是想學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開始學習的動力。 另外,我最近一直在瘋狂寫實驗報告。 這兩天沒讀過一行書、一篇論文,累壞了。 ,以后我還是會做物理,雖然不是理論物理,但是現在我不想做理論,而是想做一個實踐理論的人,所以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就是這樣。 寫完一點文字后,我將繼續我的旅程。
再見 , , 。
20.4.3
距離回答這個問題已經半年多了,高考也快到了。 正好首頁又把這個問題推給我了,我最后寫兩句。 之前寫這個問題的答案時,我是有一點感慨的。 經歷了很多之后,我想我不會再對這個問題有任何情緒波動了。
對于高中時期對基礎科學研究感興趣的人,你需要知道什么才是當今和未來科研界優秀的研究員?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個研究者的不可替代性。 而為了盡可能地難以被取代,就需要構建自己獨特的技術壁壘。 在現代,科學和工程的技術障礙是基于數學基礎和編程能力。 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編程能力,你就可以,在科學與工程的任何學術領域展現你的才華; 如果你放棄并轉向金融和計算機,你可以賺很多錢。 這種能力需要在本科期間培養。 不幸的是,在CNST,即使我選擇了看似最“硬核”的物理方向,但我并不認為大學課程能給我打下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更不用說編程了。
如果你真的對納米科學研究感興趣,而不是納米技術,并想全身心投入其中,我想你可以來這所學院,因為這所學院可以為你提供很多同級別大學的材料學院。 它不能給你早點進入實驗室、早點參與科研的機會。 不過,在業余時間,你應該主動自學數學、物理和編程,即使你選擇了生物或化學。 然而,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上大學有點困難。 而且本科生從事單一領域的科學研究,甚至教學也是單一領域的。 我個人認為這不利于培養科研品味。 即使本科生計劃從事某一特定領域的研究,他也應該對同一領域感興趣。 通過涉足其他通用領域,你可以從更多的角度看問題,也許你能找到更適合你的方向。 比如我們學校生物方向開設了普通生物學,我就選了。 基本上我們只講細胞、免疫、遺傳學,這些都和納米醫學有關。 我們不談生態、動植物等與納米無關的領域。 也許我的一些同學可能更適合動植物研究。 可惜,他們的可能性僅僅因為進入了這所大學就被扼殺了。 有趣的是,在課堂上,那位宣布跳過一些章節的年輕教授還不忘提醒大家,他對沒有教過的章節沒有任何感情。 有興趣的人應該讀一讀,也許未來不會僅限于納米醫學的研究。 但是考試中沒有涉及到的章節嗎? 如果不是,那么熱愛GPA的學生為什么要讀它呢?
如果你和我一樣,認為數學和物理理論比材料科學美麗得多,想要過上艱苦卻充實的充滿物理和數學公式的本科生活,那么請不要犯和我一樣的錯誤。 無論如何,這個專業的名字里就有一個“材料”二字。 別以為考不上國內頂尖的物理學院,就可以用這個學校作為救國的跳板。 相信我,兩年前我也以為我會慢慢喜歡它。 事實是,現在學習材料科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折磨。 不是學不會,只是我根本沒有興趣和欲望學習一些缺乏數理邏輯和推導的皮毛知識。 如果你選擇物理系,即使是東吳大學物理系也可以在你大三的時候給你提供一些不同方向的高級課程,以便你選擇自己未來的方向。 在這里你只能以一種方式走向黑暗面。 而兩年后,我已經不知道比那些成績不如我但高考成績優異的同學們落后多遠了,被調到了C9物理系。 曲線救國永遠是最后的選擇。 如果你的信念堅定,就不要動搖。
對了,我是在半夜做出選擇這個專業的決定的,所以不要在晚上做任何重要的決定,尤其是那些可能影響你幾年甚至一生的決定(笑)
如果你對未來一無所知,或者不關心自己的專業,只想將來找工作賺錢,那么你一定不要來這所大學。 我之前說過,你可以去東吳大學讀計算機、物理、數學,甚至省內的。 級別較低的話,如果你想在江南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或者在礦業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就不要來這個學院。 有些習俗和做法你最好不要參與。
另外,如果你是江蘇考生,請看看省外的大學。 尤其是在江蘇只能上211,但對于一些外省的中低檔985就足夠了。 雖然現在有些老985學校已經倒退了,但是我覺得他們本科教育的基礎還是有的。
簡而言之,就是這樣。 我寫的所有文字,我覺得隨便瀏覽一下就可以了。 這只是一個與繁榮的蘇丹學院格格不入的局外人的抱怨。 如果你掉進了這個大陷阱,就不要再接受教授的輔導了。 不要被會員畫的餅騙了,也不要被知乎上盛行的建議騙到了像我一樣郁悶的地步。 你應該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懷疑一切,然后用實際行動證明或推翻你的懷疑。 ; 在內部,更多地考慮你現在和不遠的將來想要什么。 不要沉迷于過去,也不要迷失在太遙遠的事情中。 為了平靜下來,散步是一個特別好的方法。 這是我為了緩解抑郁情緒而無意間養成的習慣。 離開熟悉的地方,多去有樹木、湖泊的地方散步。 你可以邊走邊想各種問題,也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就這么走……在這一點上,獨墅湖確實是個好地方。
“英雄就是對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從始至終,心無旁騖的人。” 這是我高中時因為疫情在家釣魚時買的波德萊爾詩集里發現的一句話。 我寫在這里。 我也想鼓勵一下大家(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看……),希望通過我的努力,我的人生能勉強對得起波德萊爾這句臺詞。
20.7.28
感謝評論區@ 的評論。 因為評論區發不出去,所以我把我的回復貼在這里。
謝謝前輩指教。 正如我在后來更新的答案中所說,當我寫最早的答案,也就是答案的最后一段時,我當時的情況并不順利,所以我在答案中傾注了太多的個人感受,這似乎情緒化。 方向明確,邏輯混亂。 其實我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差距感。 當我入學時,我以為通過來到這所大學,我可以在享受近乎正宗的物理課程的同時學習生物和化學。 然而,當我后來發現大學課程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時,差距是巨大的。 事實上,正如我后來在更新的答案中所寫的,這個學院仍然是材料學院,而不是物理學院。 我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基礎數學和物理問題材料學院并不教授,因為材料注重應用。 所以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廂情愿。 我之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并糾正了它。 如果我在文章中表現出的邏輯混亂、自負和“無能”的感覺讓您不高興,那么我向您道歉。 這是我的不成熟造成的。
關于你舉的MSE和固體物理的例子,我想進一步討論一下。 我之前的回答里寫過我對MSE課程的不滿。 正是因為當時我已經自學了部分固體物理,而且還在研究熱系統、光學和量子力學,所以MSE課程就顯得有些太膚淺了。 從表面上看,學習MSE就像閱讀一本百科全書。 我什么都明白,但不會深究任何東西。 這真的很難讓我感興趣。 我在學習其他工程課程時也有這樣的感覺。 我一直想了解各種現象的物理本質。 也許我不適合學工程。
另外,關于你提到的進入實驗室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多談談。 大多數選擇這個學院的人肯定是被大二組做科研的條件所吸引,我也不例外。 大二加入一個做光電器件的組后,我先自學了半導體物理和固體物理,然后看實驗室的杰作,然后選擇了具體的領域,近十年讀了幾篇該領域的核心論文幾年了,然后就到了以前每周都會看幾本最近的小說量子物理專業好就業嗎,實驗室也去過幾次。 我自己其實也做過實驗,也積極和前輩、導師交流。 我想我應該努力工作。 而正是這種努力,讓我越來越想離開材料領域。 我了解到,除了材料領域的頂尖專家之外,你能否在這個領域做出一些東西,與你學什么、學得如何無關。 就看你運氣好不好,代表的圖好不好。 不管你編的故事好不好,不管是你和丹尼爾之間的事,還是你愿意在007實驗室里燒掉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很害怕。 我有一些不值錢的學術理想,愿意為了學術而苦苦生活,但這也要看我從事什么樣的學術。
這就是我想回復你的全部內容。 從你的語氣來看,你很可能打算深入研究材料領域,所以希望你以后能發表更多的論文,盡快取得成功。
19.10.有一天
這個答案是原來的答案。 雖然太過極端,但我還是不打算刪除。 這就是我曾經迷茫、憤怒、思考、掙扎的證明。 請謹慎參考。
我目前正在攻讀納米器件(物理學)本科學位。 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我已經對這個研究所是什么樣子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總之,如果你對科學研究感興趣,想要真正在科研上做出成績,即使你在SU選擇物理、化學、生物,最好也不要來納米科學。
入學前,我被跨學科、全英文教學所欺騙。 當我進來的時候,我發現學院只是一個提高學校排名的機器。 本來東吳大學并不重視本科教育,這里更嚴重。 大多數老師在課堂上閱讀PPT,并在考試時做作業。 他們沒有深入講解知識點,只觸及了膚淺的話題。 學生的基礎知識根本不扎實。 刷GPA的趨勢非常嚴重,導致不耐煩。 上課刷手機,考前幾天背重點ppt,就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 然后呢? 并不多。 僅僅一個月后,你就可以忘記一切。 這樣的課程有什么用呢? 學院里唯一給我留下好印象的教授是一位加拿大人。 他的普通物理講座讓我又放下手機去聽講座。 可惜他馬上就離開了。 我聽不到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量子物理和固體物理。 對不起……我不知道還有誰可以教我,或者來攪擾我。
每當我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和同學的時候,我都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這是一所不同的大學,具有不同的課程配置。 納米器件方向非常好。 納米材料與納米醫學方向的學生畢業后做什么? 材料、化學、生物專業已經是一個糞坑了。 現在添加“納米”一詞。 你所知道的、所學的甚至還不如生化材料專業。 能找到什么樣的工作? 我只能繼續讀碩士,再讀博士,即使我對所學的東西一無所知,也沒有什么追求。
我大二年初就加入了團隊,進入了實驗室。 我看到了我的高年級研究生所做的事情,這堅定了我作為研究生改變方向的決心。 我目前正在按照北京科技大學物理系的課程自學。 以后最好去美國、日本做物理。 我做什么都沒關系,學校再差一點也沒關系。 我只是希望將來能夠進行更多純粹的物理研究,即使它最終只是學術性的。 路不通了,我只能在二四新東方學習和教英語、物理、數學等。 我想人生不會有遺憾。 目前沒有志同道合的人。 無論我是醉酒清醒,還是醉酒清醒,都沒有關系。
有或沒有,廢話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