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水蒸氣是水的三種狀態; 冰、霜、雪、雹是固體,雨、霧、露“白氣”是液態水,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看不見的、呈氣態。
自然界中的物質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固態、液態和氣態。
物質狀態的變化: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稱為物質狀態的變化。
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
例如:冰融化成水,蠟燭融化成液體,巧克力融化成液態。
2. 凝固:物質從液體變為固體的過程。
例如:水凝固成冰,流下的蠟油凝固成固體蠟,巖漿從地表噴發后的熔巖(液態)凝固成固體巖石。
接下來我們探討一下物質熔化需要什么條件?
探究:海浪(硫代硫酸鈉)融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
海浪和熱水之間存在溫差熔化和凝固,可以發生熱傳遞
將固體海浪(硫代硫酸鈉)磨入試管中,按圖組裝實驗設備,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溫度,觀察海浪的狀態,記錄數據。
海浪融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
使用點圖將數據繪制在溫度與時間圖上。 從圖中可以看出AB段:固體海浪吸熱,溫度升高; BC段:固體海浪在達到48攝氏度時逐漸從固體融化為液體。 熔化過程中的海浪是固液混合狀態,海浪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CD段,液海波繼續吸熱,溫度升高。 (海浪的溫度比熱水低,發生熱傳遞時,低溫物體吸收熱量)
從圖像中可以看出海浪的融化特征和融化狀況。
如下圖所示,觀察石蠟的熔化過程。
用刀將石蠟切成小片熔化和凝固,放入試管中,觀察石蠟的熔化特性。
石蠟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
石蠟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逐漸軟化、變粘、變稀并熔化成液態,溫度不斷升高。
根據物質熔化過程的不同特點,固體分為晶態和非晶態。
將液態海波放在我們教室里60攝氏度(室溫20攝氏度),液態海波就會逐漸凝固。
AB段:高溫液態海浪放熱,溫度下降; BC段:當達到48攝氏度時,海浪逐漸從液體凝固為固體。 凝固過程中,海浪釋放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CD段:固體海浪繼續釋放熱量,溫度降低。
如下圖,對比海浪和石蠟的凝固圖像。
如下圖,比較海浪的融化和凝固圖像。
不能用鋁作為熔化鐵的容器,因為鐵的熔點比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