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與教育改革
班級競賽
為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落實學科核心能力,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在昭通市教育體育局精心組織下,昭通市2023年初中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大賽于11月6日至11月9日在巧家縣第三中學舉行。 11月9日上午8點30分,班級競賽總結會在巧家縣第三中學召開。 總結會議由昭通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辦公室主任、歷史教研員年繼斌先生主持,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評委、參會教師、觀摩教師、巧家縣教育體育局體育局教科中心工作人員參加會議。
總結會上,評委和老師分別發言,對選手的表現進行了點評,并提出了教學過程中的建議。
高普紅老師指出,課程是課程改革、學習引導、教學程序三位一體。 她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 不要過分依賴課件。 你必須通過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將知識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將學科的核心能力滲透到學生的靈魂和精神中。 教師要善于運用心理機制,能夠在課前幾分鐘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學生回答問題后,要及時給出評價和結論,用積極肯定的語言鼓勵學生,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無招數不能勝”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趙斌老師指出,課堂是教學的一種形式中學學科教學網,通過班級競賽,可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重點、難點落實到位,準確區分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 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家國情懷的培養是學科核心能力的掌握,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過程進行實踐和感悟; 第二,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終身學習,有扎實的教學功底。 三是歷史眼光要與時俱進,服務國家治理; 四是歷史學科概念要準確,教學語言要規范。
王軍老師提到,當前的教學正在走向高效、實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自學,給予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和有效的自學指導,這樣可以解放學生和教師。 自學方法越多樣化,自學效率就會越高。 同時,教學中展示的歷史資料可以回歸教材。 善用教材中的圖片和史料,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鐘家萬老師指出:教學要注重布局和邏輯,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是取得高分的關鍵。 在歷史教學中,首先要注重情感的升華,古今結合,以古為今。 其次,要注重細節。 基礎是前提中學學科教學網,應用是目的。 第三,要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圖片、視頻、地圖、史料等比老師的語言更具穿透力和吸引力。 第三,要關注核心素養目標是否實現。
侯明祥老師指出:課堂教學就像一場百米賽跑。 這個過程可以帶出學生的個性差異。 他給老師們提出建議:課堂教學一定要以教材為依據,吃透教材。 教材包含的內容很多,可供參考的資料也很多。 課堂教學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知識點的加工可以細化成什么? 為什么? 這個怎么樣? 三個問題,然后以教材為材料,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堂總結,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或其他形式來完成。
最后,年繼斌老師對本次比賽進行了總結講話,并為獲獎老師頒發了證書。
“教學無研究則淺,研究無教學則空”。 我們在教學和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通過這次比賽,我相信每位老師都有所收獲。 祝愿所有老師在教學路上、人生路上綻放芬芳、芬芳芬芳。
昭通市2023年初中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大賽
圖形| 周婷
編輯| 鄭福永
一審| 鄭繼全
二審| 何曉斌、王欣
三審 | 康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