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臺的初中多元化在線英語課程開發與實踐案例
一、簡介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要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的變革,根據英語的特點,科學組織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信息環境下的學科建設,豐富課程資源。 、拓展學習渠道。 COVID-19疫情以來,師生居家在線教育成為良好契機,為在線英語課程的發展和實踐提供了“用武之地”。 我校英語系依托各云平臺的信息技術支持和教學資源,積極探索初中多元化在線英語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同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嘗試運用不同的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英語學科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2. 問題視角
面對當前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我校領導迅速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學”的部署,制定了《松山湖實驗中學網絡教學實施方案》 ”。 全體教師通過釘釘、中國大學慕課等平臺開展在線“空中課堂”教學。 然而,由于突發事件,新的在線教學模式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問題。 主要表現有:
1、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當東道主”難度大
由于個人知識、經驗、教學理念、性格風格等原因,教師的教學水平存在本質差異,疫情期間雖然有一些線上教學指導,但很難保證充足的備課交流和討論的時間和機會。 其次,網絡直播技術的使用也會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麻煩。
2.學生缺乏指導,自主學習能力較弱
隨著社會復工復產,很多家長都重返工作崗位,學生們獨自在家學習網課。 如果沒有家長的密切監督和老師的指導,一些學習主動性差、自控能力弱的學生只會停留在網絡教學資源的轉瞬即逝的階段,無法很好地理解、吸收和內化,甚至可能一定程度的懶惰和輟學。
3、教材和課程枯燥,開發資源不足。
網絡教學之初,學校通過郵寄的方式向學生發放教材,但單一的教材課程并不能完全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教材內容本身枯燥,加上特殊的疫情時期,導致學生很難找到足夠的優質延伸學習資源。
4、評價方式單一,不利于激發興趣、促進學習。
在線教學中,由于師生時間和空間的分離,教師很難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多樣化的評價,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 -深度學習。
3. 問題解決與實踐研究
為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工作部署,解決特殊疫情時期出現的一系列教學問題,我校英語系積極開展初中多元化在線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基于云平臺的學校英語。 盡力減少疫情對學生學習的不利影響,實現多維度的在線教學目標。
模塊一、常規“空中課堂”課程
經常性的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素養的主要場所。 為響應“不停課學習”的號召,疫情期間,我校主要利用釘釘平臺和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展“直播課堂”在線教學,并利用釘釘群、微信群、以及QQ群推送學習資源和解答問題。 解答疑慮、布置、批改作業,利用智學網、喜喜商、喜游英語等平臺進行能力測試和日常聽說訓練。 非常感謝市教育局組織全市骨干和優秀教師精心設計了優質的云課堂微課學習資源,為一群沒有知識的“十八線主播”解決了一大難題。在線直播教學體驗,為我們“直播云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
1、市級微課資源二次開發
為了更好地利用優質的市統一資源,我們將教學進度放慢了一周,以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進行市資源微課或課件的二次開發。 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學業情況,對全市微課資源進行適當增刪或微調。 例如,我們將課件中的一些圖片替換為我們松獅學生的照片,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身臨其境的角色感; 為了減少直播課容量,增加直播課中師生互動時間,部分城市微課進行了刪除或合并; 在閱讀課前增加詞匯學習,增加一些重難點知識的鏈接以及開放式思維題等。
2. 準備專屬學術簡歷
網課期間,很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對網課所學的內容學不會。 為了讓學生在線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直擊學習要點,我校全體教師共同為學生編制了松獅專屬學業檔案。 顧名思義,“學業記錄計劃”是學習經歷的計劃,反映了學習者學習經歷的全過程。 我校網絡課堂學業記錄包括學習目標、學習要點、學習方法建議、知識鏈接、課前自主學習、課中輔導、課后測試、課后反思八個板塊,力求引導學生最大程度跟隨網課節奏,自主學習。 學生每天晚上在線提交當天的學業記錄。 通過檢查和批改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可以了解學生上課是否認真聽講,是否掌握了當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成績單已成為我校幫助學生點燃學習動力、幫助教師收集教學成果、掌握學生收獲、有效實施教學的重要依據和手段。
3. 在線課程易鑫工程
此外初中英語學科網登錄,在每堂英語課前,我們都會通過觀看“戰疫”為主題的英語視頻、與課堂主題相關的英語視頻,或者學唱英語歌曲、練習手語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等,并日復一日地進行調整。 如今的在線學習愉悅了學生的身心,增強了在線課程的吸引力,為課堂教學鋪平了道路。
易信工程手語操作模塊2,PBL項目式學習
PBL(-Based )是指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一些真實的、復雜的、具體的問題或內容進行探究活動,并從中獲取知識和技能。 項目式學習強調在真實情境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 恰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特殊時期,我校開展了“COVID-19”疫情主題項目式學習。 主要教學活動有:
1.我們都是! 聽力及聽力班
通過問題介紹、圖片呈現、數據分析、視頻歌曲等方式,幫助學生在真實聽說情境中熟悉與COVID-19相關的主要詞匯和句型。 同時,我們針對COVID-19,合理運用任務型教學。 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關于起源、癥狀、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的聽說技能培訓。
2.思維導圖制作指導課程
為了了解學生對COVID-19理解的更加多樣化的評價,我們在聽、說課后開展了思維導圖制作指南,指導學生如何合理布局主題和分支、正確提取關鍵詞、豐富每個內容的內容。分支,并利用插圖豐富整體頁面,幫助學生整理和總結聽說課上學到的內容,并創建圖文結合的思維導圖。
3. 與新冠肺炎 (COVID-19) 作斗爭! 識字班
寫作技能基于聽、說和讀。 經過聽說課和思維導圖,我們的學生對COVID-19有了初步的了解。 我們乘勝追擊,開設了相關主題的綜合閱讀和寫作課程。 首先,通過閱讀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COVID-19的背景知識和防護方法,然后設計寫作任務,引導學生將頭腦中儲存的信息和語言知識輸出成自己的外語,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形成和發展。
4.“戰疫英語演講接力”和“戰疫云合唱”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學習體驗,我們在直播課上一起觀看了很多疫情主題的英文視頻,并學唱了疫情主題的英文歌曲Fight the Virus。 課后,我們還組織學生錄制“戰疫演講接力”,穿越時空。 “戰疫云合唱”視頻,讓我們向所有抗擊疫情、為武漢加油的人們致敬! 為中國加油!
5.“戰疫”主題讀書班
抗擊疫情期間,《21世紀英文報》為我們提供了“普及COVID-19預防知識”“弘揚抗疫精神”“優化在線課程學習”等主題的豐富閱讀資源。 我們為閱讀課精心制作了學術記錄和引導閱讀課件,并帶領學生在直播課堂上精讀了許多高質量的戰疫主題文本,為學生新冠病毒主題的項目式學習做出了貢獻。
模塊3、在線閱讀課程
閱讀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積累語言知識的主要途徑。 很多學校和老師都會選擇讓學生增加課外閱讀,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課外英語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無疑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網課期間,除了常規的國家課程教學外,我們還一直引導學生堅持在線閱讀。
1.報紙閱讀在線課程
除了抗疫主題閱讀外,我們還推出了21世紀英文報刊在線閱讀課程。 通過釘釘班級群,我們向學生推送21世紀報的時事窗口、信息快報、實操練習和酷炫文本解碼,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貼近生活的閱讀資源。 同時,我們精選部分課文開設課外精讀課,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滲透英語文化背景,拓展學生不同領域的知識面。
2.小??說《赫布林》在線閱讀課程
隨著一些優秀英語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閱讀小文本,而渴望挑戰整本書的閱讀。 閱讀全書不僅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質量,最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校英語學科組從八年級上學期開始分層向學生推廣小說《赫布林》的閱讀。 互聯網“揚州智慧學校”的全書閱讀在線課堂,給了我們小說閱讀教學方向的指引,讓剛才的主動出擊讓我們受益匪淺! 正好趕上網絡教學的契機,我們推出了小說《黑布林》的網絡閱讀課程。 “揚州智慧學校”小說閱讀直播課再次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在線學習資源。
模塊 4. 校本英語 MOOC 課程
建校以來,我校著力深化課程改革實驗,以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為目標。 在課程設置上,采取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挖掘學生潛力,也讓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 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 疫情期間,我校依托信息技術,積極將原有的線下精品校本課程開發為線上MOOC校本課程。 這門MOOC校本課程是借助中國大學MOOC平臺推廣的。 學生可以在MOOC平臺上自由選擇課程,并完成每門課程10小時的在線學習(每課時20分鐘以內)。
我校英語系積極參與校本MOOC課程的開設與實踐。 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和學生興趣,我們共開發了6門校本MOOC課程供學生選擇。
這門校本課程帶領學生從“字母發音-字母組合發音-單詞-簡單句子-整個句子”逐步學習,了解英文字母、字母組合和聲音之間的對應關系。 一旦孩子學會了如何不使用音標來拼寫未知的單詞,并能看到單詞就讀出來,學習英語必然會變得更容易、更快樂、更有趣。
校本課程從英語單元音、雙元音、輔音、英美發音差異、輔音連串、塞音、擦音、連讀、常用詞的強弱發音、句子重音等方面適當結合英文歌詞或英語,語調等電影臺詞強化和補充學生英語發音的學習。
本校本課程為八年級學生提供對《21世紀報》寒假版精彩文章和故事的精讀和講解。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皇帝的生活、熱門旅游景點、最新技術和環境保護。 、有趣的電影、留學生假期等。圖片、視頻、思維導圖、日志等多模態的學習方式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素養,提高了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這門校本課程主要介紹美國的著名景點和特色文化,如介紹黃石國家公園、萬圣節的由來和習俗、好萊塢電影等,內容輕松有趣,讓學生“游歷各地”足不出戶就能“去美國”。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是讓學生在觀看中學習跨文化知識,了解中西差異,開闊學生視野,為今后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幫助。
此校本課程通過介紹香港、澳洲及夏威夷的風俗習慣及地域文化,幫助孩子擴闊文化視野,培養多元文化意識。 同時,通過視頻等方式,形象地介紹該地區的歷史、旅游景點等初中英語學科網登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對異國他鄉的好奇心。
這門校本課程以英文歌曲為載體,是一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高度參與的課程。 通過學生學習一些經典英語歌曲,潛移默化地擴大英語詞匯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歌曲欣賞能力和人文素質。
七、結論
我校基于云平臺的多元化在線初中英語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在常規的“直播課堂”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網絡城的優秀教學資源,與我校學生的獨家學習成績相結合,重點關注國家基礎課程的學習; PBL項目式學習利用信息技術云平臺,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話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互聯網在線閱讀課程,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在家在線學習期間的英語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最后,我們不遺余力培養學科核心能力,開展個性化與學科融合的MOOC校本課程,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課程體系。
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們大膽探索了基于云平臺的多元化在線英語課程,并取得了一些教學成果。 現在開學在即,開學后我們將致力于將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對接,鞏固線上教學成果,進一步探索線上線下教學課程的有機融合,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自主性。 滿足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走向深度學習——這就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