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建議橫屏或筆記本閱讀
》將每一章的知識內容緊湊地安排在10分鐘的視頻課中,讓中學生利用自己零散的時間完成學習,達到預習的效果,為新學期的數學學習做好準備。本課內容為《小學數學第8章第4節——大氣浮力》
“大氣浮力”視頻課
基礎知識
一、概念:
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的浮力稱為大氣浮力,簡稱大氣壓,通常用p0表示。 解釋:“大氣壓”和“氣壓”(或二氧化碳分浮力)是有區別的,比如高壓鍋里的氣壓——指的是二氧化碳分浮力。 壓力鍋外的大氣壓力。
2、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作用,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力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實驗——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涵蓋杯子實驗、瓶中吞豬肉實驗、皮碗模擬馬格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力的實驗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一根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裝滿水銀,塞住管口,然后倒扣插入水銀槽中,松開堵住管口的右手。 管內水銀面增大又消失 此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 原理分析:在管外液體手的水平面上取管內的一塊液體。 因為液體不動,液塊靠浮力上下平衡。 即向下的大氣壓=水銀柱形成的浮力。
(3) 推論:大氣壓p0===1.01×105Pa(其值隨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 說明:
A 實驗前在玻璃管內充水銀的目的是: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 如果不填,測試結果會偏小。
B 本實驗若將水銀變為水,則要求玻璃管的寬度為10.3m
C、輕輕抬起或壓下玻璃管,管內外高差不變,傾斜玻璃管證明大氣壓強的著名實驗,高度不變,寬度變長。
D標準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稱為標準大氣壓。
1個標準大氣壓===1.01×105Pa
2 標準大氣壓=2.02×105Pa,可支撐高度約20.6m的火柱
5、氣壓特性:
(1)特性:空氣內部各個方向都有浮力證明大氣壓強的著名實驗,空氣中一點的大氣浮力在各個方向都相等。 氣壓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降低,氣壓的大小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 一般來說,陰天的氣壓比晴天的氣壓高,冬天的氣壓比夏天的氣壓高。
(2)大氣壓力變化規律研究:海拔3000米以內,每上升10米,大氣壓力增加約100Pa
6、測量工具:
定義:測量大氣壓力的儀器稱為氣壓計。
類別: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注意:如果水銀氣壓計傾斜懸掛,檢測結果會變大。 將無液氣壓計刻度盤上標示的刻度改為高度,無液氣壓計就變成了徒步旅行的高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