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要面對大大小小的考試,心理上會出現一些起伏。 即使他們是頂尖學者,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 如果你想進入理想的大學,調整心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位清華大學大四學生的想法。 也許你會受到啟發并有所收獲。
文字| 金克漢,清華大學
我又拿起了陪伴我度過高三的書簽,欣賞著上面荷花池的寧靜景色。 我的腦海里逐漸浮現出高二清華暑期學校時的興奮又迷茫。 似乎就在那時,我愛上了內心深處的一種執念,它支撐著我度過了高三最艱難的時光。 今天,我真正地站在了“我心所欲,我向往之事”的境地。 回想起這一年來走過的路,思緒就像荷塘上吹過的微風,慢慢蕩漾開去,就像一杯茶,先苦后甜。
選擇考試路線有很多坎坷
我旅程的起點是清華暑期學校之旅的終點。 那時的我充滿了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似乎對考上清華大學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沒想到11月的一次考試給了我迎面的打擊。 原本很有信心的物理和化學兩門課只考了94分。 相比之下,三科滿分的學生無疑有更多的時間沖刺語文和數學。 這次失利讓我一度陷入低谷,但好在并沒有持續太久,感謝我的兩位老師的大力支持。 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我的班主任細心地幫我分析每周的試卷,不斷地鼓勵我,提醒我一次考試失敗并不可怕。 化學老師一如既往的肯定,給了我重拾力量的信心,使我能夠以平靜的心態準備第二次考試。 這條心路漸漸又變得平坦了。 雖然每周考試成績的起伏仍然讓我患得患失,但至少在四月第二次選拔考試到來的時候,我懷著必勝的信念走進了考場。
從十一月到四月的六個月對我來說無疑是高中最痛苦的階段之一。 物理和化學是兩門對腦力要求很高的科目,還有語文和數學,它們在我的學習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我還要為“三位一體”做各種準備,所以總是忙得不可開交。 唯一的好處是,英語和生物的首戰獲勝,讓我有很多時間準備其他科目。 在復習這兩門課程時,我通常會選擇去學生閱覽室。 它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 除了完成作業之外,我還可以和其他同學討論問題,玩得很開心。 閑暇之余,可以閱讀課外書,緩解身心疲勞,積累作文素材。 有時抬頭望窗外,就會想起清華路樹葉間的陽光。 我知道它在那里等著我。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那段時間表面上看起來很亂高中物理零失誤答案,但我還是找到了那根絲線,順著它去創造了我心目中美好的未來。
在四月份的考場里,我意識到真正的考試與任何練習或模擬考試都不同。 當你在安靜的教室里,面對著來回走動的監考老師時,下課鈴聲隨時可能在你耳邊響起。 寫作業時,你通常會靜下心來思考可以回答的問題,但當你到了考場時,你的大腦卻變得混亂起來。 我內心感到不安。 之后我后悔、自責,不斷回避標準答案,生怕看到答案后自己會陷入更加絕望的境地。 很快,第二次選拔測試的結果就公布了。 果然沒有滿分,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兩門課的成績都有所提高。 實際結果比預想的要好,這說明我這六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雖然我和最優秀的同學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已經達到了自己的要求,那我又何必去和別人比較,讓自己陷入自憐呢? 更何況,高考還沒結束,結尾還需要寫一首逆轉詩! 此時,我的思緒開始從谷底蜿蜒向上,我在這條路上做了最后的沖刺。
認真總結再沖鋒
在認真總結前兩次考試失敗的教訓后,我發現自己在考場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過于注重得失,心態不穩定,容易緊張,影響了自己的成績。現場表演。 因此,我決定克服心理失衡,減少語文和數學考場的失誤。
平時語文考試的時間比較充裕,整個過程心態也比較平和。 一般來說,我不會緊張。 唯一可能讓我焦慮的就是選擇題和論文。 事實上,在大四下學期的語文模擬考試中,我幾乎沒有全部選擇題都答對過。 你越猶豫、膽怯,犯錯誤的機會就越大。 因此,我將所有基礎選擇題都在整理器中進行了整理和標注,以提高準確性。 面對小讀中的選擇題,我反復告誡自己:相信第一感覺。 我對文言文寫作更是一絲不茍,包括實詞、虛詞、特殊句型、斷句、翻譯。 我把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都總結在筆記本上。 另一方面,波動的作文成績一度讓我苦惱,于是我拿出《泰戈爾詩集》和《唐宋詩鑒賞詞典》,翻開曾經不屑一顧的作文材料期刊。 一開始我是為了提高作文成績而刻意背的,總想著也許能在下一次寫作中運用到。 這種功利性的知識灌輸讓我疲憊不堪,所以后來我學會了享受它,學會用欣賞的態度去積累,品味漢語的真正魅力。 事實證明,當這些材料內化到你自己的氣質、性格中時,就是你的作文提高的時刻。 吸收書香的過程是高考沖刺階段值得享受和珍惜的,就像一套調味料給學習和生活帶來新鮮感。
在數學學習中,我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心態,所以我刻意培養自己的心態。 首先,我們先從熟練程度開始。 緊張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不熟悉高中物理零失誤答案,所以我加強了練習,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得分點。 各種題型分塊練習,以便熟練掌握,縮短猶豫時間。 其次,培養面對最后一道題時冷靜的態度,避免最后幾分鐘出現頭腦空白的恐慌狀態。 每次模擬考試后,我都會認真分析期末題,尋找幾次考試中期末題的相似之處,總結解題思路和答題方法,并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筆記本上。 這是我最難克服的關卡,也是需要帶著勝利的信念去迎接的關卡。 我用完一本又一本的筆記本,讀了一篇又一篇的論文。 我的數學成績逐漸穩定在140分。
考試前一天,我沒有做任何期末題。 我已經把需要復習的筆記都復習完了,完成了所有需要回答的問題,安心的睡著了。 中午考完語文,我坐在學生閱覽室里,隱約看到自己在這里奮斗了幾個月。 不知怎的,我對下午的數學考試充滿了信心。 考試前,我做了一些簡單的選擇,填空,尋找感覺。 得到數學老師溫暖的擁抱后,我平靜地走進教室。 以往在考場困擾我的緊張情況沒有再發生。 回答完我的問題后,我知道我終于順利地走過了這條路。 當我走出考場的時候,我并沒有感受到擺脫一切束縛的欣喜若狂的感覺,而只是一種塵埃落定的踏實感。 雖然我知道自己還會犯錯,但我已經盡力了,所以沒必要后悔。
再回頭看看彩虹
現在回想起來,四月份之后,我的心態其實已經調整到了最平靜的階段。 雖然選科上我和別人的幾分差距讓我懷疑自己的能力,但這并沒有讓我失去信心。 雖然三一的初評只有P(初評結果分為A+、A、P、F四個等級),但我還是全身心投入準備語文、數學、物理三一的筆試。 比高考還難的三一筆試,讓我在準備語文考試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 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但是對于高考的幫助卻是不可小覷的。 現在想來,這兩個月的經歷似乎是前所未有的。 我很享受在走廊圍墻前學習備考的時光,那里的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 有時,班主任會趴在柵欄上和我聊天。 我可以向他傾訴我最近的困惑和不安,很多問題似乎都迎刃而解,總能獲得再次揚帆起航的力量。 晚上9點20分的晚自習后,我總是在教室里再呆20分鐘,完成手頭的事情。 每次走出校門,外面就只剩下幾個家長了。 昏暗的路燈下,我總能瞥見父親,然后高興地向他招手,跑向他。 他總是微笑著看著我,然后牽著我的手,在燈火通明的杭州夜色中開車回家。 父親的鼓勵教會了我不要輕視成績和排名,不要傲慢、浮躁,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這就是我當年的心態。 人生要經歷的這樣大大小小的心路,數不勝數。 所謂克服荊棘,無非是你內心的怯懦,你所斬斷的,無非是對自己的懷疑。 有足夠的能力保證,如果能攻克這條心路,又何必擔心無法實現夙愿呢? 所謂“萬事順利”只是一個白日夢。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沿著這條不平坦的路前進。 我只是想讓你看到,逆襲不是神話,暫時的挫折并不意味著最終的失敗。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能有所收獲。
——摘自浙江日報“浙江考試”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