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識點的組織非常關鍵。 101教育總結了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知識點。 希望對大家學習物理有所幫助。
1光的傳播
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線性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圖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它就像一個倒立的實像(樹蔭下的光點是太陽的圖像)
(2)走直線:激光對準(隧道和定向); 團隊聚會; 射擊和瞄準;
(3)極限視力:坐在井里看天空(要求能畫出青蛙有水和無水情況下視野的光路圖); 一片葉子擋住了視線;
(4) 影子的形成:影子; 日食、月食(你需要知道日食時月亮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通常用帶有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路徑和方向。
2 運動
1、機械運動:
在物理學中,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
2、參考資料: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擇作為標準的物體稱為參考物體。
參考對象的選擇:任何對象都可以作為參考對象初中物理小孔成像,應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參考對象(不能選擇正在研究的對象作為參考對象)。 研究物體在地面上的運動時,通常選擇地面作為參考物體。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同一對象是移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考對象。 這就是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3、比較物體運動速度的方法:
同時,物體行進的距離越長,行進的速度就越快---方法
物體移動相同距離所需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判斷方法
4. 速度:
距離與時間的比值稱為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 在交通運輸中,常用公里每小時作為速度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
換算關系:1m/s=3.6km/h。
計算公式:
v=ts
其中:s——距離——米(m); 或公里(km)
t——時間——秒(s); 或小時 (h)
v——速度——米/秒(m/s); 或公里/小時 (km/h)
v=ts,變形可得:s=vt,t=vs。
3 噪聲危害及控制
1、噪音:
從物理角度來看,噪聲是由發聲體不規則振動產生的;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休息,干擾人們想聽的聲音的聲音,都是噪音。
2、分貝:
人們用分貝來表示聲音強度的高低,符號為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應超過50dB。
3、噪音控制:
(1)從聲源處防止噪聲的產生或者消聲或者減弱噪聲;
(二)阻斷噪聲的傳播或者在傳播過程中吸收聲音或者減弱聲音;
(3)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或隔離或衰減人耳處的聲音。
4汽化和液化
1、物質由液態到氣態的變化稱為汽化; 物質從氣態到液態的變化稱為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相互可逆的過程。 汽化吸熱,液化放熱;
3、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且僅發生在液體表面的緩慢汽化現象;
注:蒸發速度與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比冬天灑在房間里的水干得快;衣服在太陽下曬干得更快);
它與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 表面積越大初中物理小孔成像,蒸發越快(冷卻衣服時,需要將衣服打開降溫,為了快速干掉地里的水,要把水掃走);
它與液體表面的氣流速度有關。 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快的衣服要放在通風處,夏天要開風扇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