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儀式現場。記者彭年攝
11月15日,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隆重舉行建校100周年慶典儀式。 記者了解到,位于明清貢院、武昌文廟舊址的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衛楚才子傳奇”所在地。 學校在百年校慶之際,恢復了貢院文化軸,傳承了“唯楚有才”的傳奇,讓百年名校在新時代展現了磅礴的文化氛圍。
校友走進課堂“傳承經驗與瑰寶”
11月15日,著名校友齊聚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在百年發展過程中,學校秉承“誠信、創新、自強不息”的實驗精神,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其中不乏眾多著名大師、各界精英。和社會賢人。 王家耀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官網,1956級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 馮天宇,1957級校友,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 楊天軍,1960級校友、北京科技大學原校長; 1962級校友、中國酒泉載人航天衛星發射中心原總設計師徐克軍 著名校友回到母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官網,走進課堂,為同學們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解答同學們的疑問。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儀式現場。記者彭年攝
二年級五班,該校1962屆校友、原中國酒泉載人航天衛星發射中心總設計師、77歲的徐克軍與同學們進行了近90分鐘的討論。 徐克軍回憶,在母校讀書時,學校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和興趣。 “在實驗學習過程中,我對航空航天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老師的支持下,我利用寒暑假時間參加了航空模型制作班和降落傘塔跳傘俱樂部。” 徐克軍說,在母校培養和培養的興趣更加堅定了他追求航天的決心。 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歷鼓勵同學們在中學時期打牢基本功,在發展興趣愛好的同時均衡發展,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天軍告訴同學們,離開省實驗室已經60多年了,但母校永遠是他一生中最珍貴的青春記憶。 楊天軍寄語新一代“實驗者”:珍惜美好歲月,樹立遠大理想,在學習中加強修養,在探索中錘煉品格,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傳承地區歷史記憶
記者了解到,位于明清貢院、武昌文廟舊址的省實驗中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衛楚才子傳奇”所在地,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遺產。 學校將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升級現有基礎設施,改善辦學環境。 通過打造貢院文化軸,傳承該地區的歷史記憶。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建校100周年紀念儀式現場。記者彭年攝
記者從學校獲悉,學校文化軸、庭院改造、運動場已竣工。 鳳凰山、明遠樓、“楚才有才”牌坊、紅石大道點亮了貢院文化的南北中軸線。 目前,學校一期改擴建工程即將竣工。 400米標準運動場已建成。 運動場地下停車場將提供近300個停車位,部分停車位向公眾開放。 體育館、報告廳、學生公寓、師生食堂等將陸續竣工。 。
二期規劃將在武昌文廟舊址建設文廟博物館、科創樓、藝術體育樓、種植陽光房等。 不久的將來,武昌古城將以德勝橋為千年軸線,連接武勝門、實驗中學、靜心書院,以及太平考場、長平倉、青龍巷,連接點組成一個整體。 開放空間系統再現了千年古軸線的繁華市井畫卷。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楊峰通訊員王瓊吳漢艷)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