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的特點,物理教學設計原則上可以大致分成3個階段:中學物理的思路設計階段、中學物理的活動設計階段和中學物理的心理模擬階段。
① 中學物理教學的思路設計
中學物理教學的思路設計是物理教師根據教學過程的一般規律和中學物理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把握物理課程思路的前提條件下,明確教學目標,編制出有一定層次的教學程序。物理教學的思路設計只是教學方案的綱要設計,許多工作只是原則性的、籠統的,還需要進一步具體化。比如,物理規律教學的一般思路是:提出問題→猜測嘗試→驗證設想→用數學方法闡述物理規律→應用物理規律解決新問題。思路設計階段給出了原則性的設計思路,還有許多具體的工作有待于在中學物理教學的活動設計階段完成。
② 中學物理教學的活動設計
中學物理教學的活動設計是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確定師生雙方活動的方式,可以概括為“3W”,Who(誰來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中學物理教學的活動設計是物理教學思想設計的具體化和明細化。如果說教學思想設計是一幢大廈的建筑圖紙,那么教學活動設計就是具體的建筑施工。
圖紙確定下來后,具體的建筑施工可以有各種方案。同樣,確定下一個物理教學思路,具體的活動方式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活動設計也是各式各樣的。中學物理教學活動設計是物理教學設計的三個階段中最重要的階段,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中學物理教師不但要有清晰的教學思路,而且要有創造性、靈活性應用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的物理規律教學思路確定后,物理教師就可以根據具體的物理規律(比如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并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下一步具體的教學活動的安排。
中學物理教學活動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多因素、多層次、多關系的協調統一。物理教師在活動設計中一定要注意教材內與教材外的統一、主體活動與主導活動的統一、分層活動與整體活動的統一等三對主要矛盾。
③ 中學物理教學的心理模擬
中學物理教學的心理模擬階段是物理教師對經過思想設計和活動設計兩個階段得到的物理教學方案的一種可行性驗證,是教師本人對方案可行性的反思和心理自證。在心理模擬階段,物理教師主要以心理活動為主,以想像中的學生為對象,以內部言語和表象為主要活動形式,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物理教學活動進行模擬預演。通過心理預演和推敲,教師對方案進行修改、補充,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