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掌握滑輪組的特點,體驗滑輪組的設計和繞繩技巧。
【知識亮點】
1、將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可達到省力、改變力方向的目的。
2、忽略動滑輪自重、繩索重量和摩擦力。 動滑輪上有幾段繩索來承受重量,提升物體的力只是物體重量的幾分之一。
3、滑輪組纏繩問題
一般來說,首先確定承受物體重量的繩段數n,然后按照“奇動偶定,由內向外”的原則纏繞繩子。
必須要注意的是:
①纏繞繩索時滑輪組,所畫的線應平直,并與兩個滑輪的外側相切; 一般來說,拉力的方向應在最后一根(最外面)繩子的末端用箭頭標記。
②確定滑輪組繞繩時,應注意一些特殊要求,如“最省力”、“人必須站在地上”、“向下拉”等,同時還必須符合某些物理場景。
【經典例子】
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力學知識精講二年級下卷》——19個滑輪——滑輪組
如圖所示,有人站在地上,用滑輪舉起一個重物。 請畫出他使用圖中滑輪最省力的方法。
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力學知識精講二年級下冊》——19個滑輪——滑輪組
小明用滑輪組舉起1000N的重物,他必須站在二樓向上用力。 小明使用的繩子最大可以承受300N的拉力。 如果你是小明,下列滑輪組中,你可以選擇( )
例3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力學知識精講二年級下卷》——19個滑輪——滑輪組
有一個滑輪組。 忽略其動滑輪的重量和摩擦力。 一個人站在地面上,可以用40N的力勻速舉起200N的重物。 那么在這個滑輪組中 ( )
A、定滑輪數量為5個英語作文,動滑輪數量為5個。
B、定滑輪數量為4個,動滑輪數量為5個。
C、定滑輪數量為2個滑輪組,動滑輪數量為2個
D、定滑輪數量為3個,動滑輪數量為2個
【課堂練習】
1、按要求畫出滑輪的繞制方法:
(1)畫出圖1中最省力的繞滑輪的方式。
(2)用滑輪組將陷入泥中的汽車拉出。 試畫出圖2中最省力的繞繩方法。
(3)如圖3所示,按要求纏繞滑輪組。
2、小橫最大拉力為400N。 他想站在地面上,將一個重900N的物體舉起2m。 請選擇圖中可能的裝置,幫他繞一根繩子,組成滑輪組來解決問題(不包括動滑輪的重量)( )
A.只能選D
B、只能選C、D
C. 可能的選擇是B、C、D。
D、你可以選擇A、B、C、D
3、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1200N的物體,繩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300N(不包括滑輪自重和摩擦力),則至少應使用( )使用滑輪。
A.一個定滑輪,一個動滑輪
B.一個定滑輪,兩個動滑輪
C、2個定滑輪、1個動滑輪
D.兩個定滑輪,兩個動滑輪
回答
例1:省略;
實施例2:CD;
例3:D.
課堂練習
1.
2.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