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測量方法
內阻是家用電器中數量最多的器件,但并不是損壞率最高的器件。 開路是內阻最常見的損壞,內阻變大的情況很少見,內阻變小的情況非常少見。
如何測量內阻
(1) 萬用表電池測試方法如下:將檔位旋鈕置于電阻R×1? 和R×10K檔依次短接紅黑表筆。 旋轉歐姆調零電位器,看指針是否指向零。
測試某電阻的阻值時,應根據內部電阻的阻值正確選擇放大檔位。 根據萬用表的使用方法,萬用表指針應位于滿刻度的中心位置,讀數更準確。 檢測時內部電阻的阻值是萬用表刻度值與倍率的乘積。 例如檢測一個電阻,選擇的倍率是R×1,分度值為9.4,內部電阻的阻值是R=9.4×1=9.4Ω。
測試內阻前必須進行電阻調零。 方法同檢測電池的方法(將黑表筆和紅表筆短接)。 檢測內阻時,每次更換放大齒輪都必須歸零。
2、測試前的準備工作 將兩個基極(不分正負)接到內阻兩端的引腳上,測量實際內阻。 為了提高檢測精度,根據被測內阻的標稱值來選擇阻值。
由于歐姆塊刻度的非線性關系,中段的分度比較細,所以指針的指示值應盡量落在刻度的中段,即在范圍內滿量程起弧的20%-80%,使檢測更準確。 根據內阻偏差的高低。 讀數與標稱電阻之間分別允許有±5%、±10% 或±20% 的偏差。 如果不匹配,超出偏差范圍,說明內部電阻值發生了變化。
注意:測試時,特別是測量幾十KΩ以上電阻的阻值時,不要用手觸摸基極和內阻的導電部分; 待測內阻焊出電路板,至少要焊開一個引腳,以免電路中其他器件影響測試,造成檢測偏差; 色環電阻的阻值好像是由色環標記決定的,但使用時最好用萬用表測試其實際阻值。 根據以上特點,可以更加重視檢測內阻,快速找到損壞的內阻。
如何測試電池電阻
不同類型的電池具有不同的電阻; 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生產線的電池電阻的測量視頻講解,由于內部物理特性的原因,同一批次電池的內阻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另外,在使用后,根據各種情況電阻的測量視頻講解,電池內阻也會有所不同。 內阻是判斷電池性能的重要技術指標。 一般來說,電池內阻越小,大電流放電能力越強; 內阻大的電池放電能力越弱。 新電池內阻低,舊電池內阻高。 電池的壽命也可以通過測量電池的電阻來確定。 電池的電阻通常以毫歐 (mΩ) 為單位。
1、電池內阻測試方法:
1、交流檢測法
2、直流檢測法
3.MCCF法
4、HPPC法
5.倒退法
通常使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
2、常用測試方法及優缺點簡介:
雖然測試電池內阻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我這里只簡單介紹一下。 細說起來太難了,我就說一些你基本明白的吧。
1、交流檢測法(又稱交流注入法),在檢測電池內阻時,在電池的正負極上施加1Khz的交流小電壓,通過檢測響應得到電阻值的電流,但由于電池的內阻是毫歐級別,就像測試線的內阻一樣,得到的響應電流很容易受到干擾; 因此,濾除相關干擾是獲得有效響應電流的關鍵。 在測試電路中加入鎖相放大器,測量電路采用四端檢測法,測試線采用屏蔽,可以準確測量電池的內阻。
這些方法測量電池電阻的時間非常短,通常在 100ms 左右,幾乎是在連接后立即測量。 這些檢測方法的檢測精度偏差通常在1%~2%之間,可以測量所有電池內阻; 小容量電池(電子產品中常用的電池)通常采用這種方法,不會對電池造成任何損壞。 測試速度快,穩定性好,價格適中的測試設備。 但這些方法也有缺點:電路容易受外界干擾,精度不如直流檢測法高。
2、直流檢測法(又稱直流放電法)是根據公式R=U/I。 測試設備讓電池通過一個較大的恒定直流電壓(通常為40A-80A大電壓),檢測此時電池兩端的電流,根據公式估算出當前電池內阻。 這些檢測方法準確度高,偏差可在0.1%以內。 實際工作電壓超過0.1C,需要用直流法進行測試。 通常應用于大容量電池(大容量鎳鎘電板,或鋰電池)基本上都是用這種技術來測試。
但這些方法只適用于大容量電池測試(小容量電池不能釋放大電壓),因為測試時釋放的電壓很大,測試時間要短,長期、連續測試不能做,否則電池內阻容易變高,甚至損壞電板。